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我在古代任县令

第2章:商会门前访,态度尚不明

发表时间: 2025-08-27
司渊看着旧贵族代表们离去的背影,眉头紧皱。

他知道,仅靠强硬态度无法解决问题,必须另寻助力。

思索片刻,他想到了小城商会。

或许,商会能在新政推行上给予帮助。

于是,司渊整理好官服,大步迈向商会方向。

小城商会位于小城最繁华的街道,一座颇为气派的楼阁便是商会所在。

朱红色的大门紧闭,门上的铜环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

司渊站在商会大门前,深吸一口气,抬手扣响了门环。

“咚咚咚”,沉闷的敲门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

不多时,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小厮探出头来,见是司渊,微微一愣,旋即脸上堆起笑容:“司县令,您怎么来了?”

司渊微笑着说道:“劳烦通传一声,就说司渊求见周掌柜。”

小厮忙点头:“司县令稍等,小的这就去通报。”

片刻后,小厮回来,恭敬地说道:“司县令,周掌柜有请。”

司渊跟着小厮穿过长长的回廊,来到一处宽敞的厅堂。

厅堂内布置得颇为奢华,桌椅皆为上好的红木所制,墙上挂着几幅字画,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周掌柜早己在厅中等候,见司渊进来,忙起身相迎,脸上堆满了笑容:“司县令大驾光临,周某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司渊拱手还礼:“周掌柜客气了,司某今日前来,是有要事与周掌柜相商。”

两人寒暄一番后,分宾主落座。

司渊也不兜圈子,开门见山地说道:“周掌柜,想必您也知道,我刚到这小城,便推行了一些新政,旨在改变小城如今的困境,让小城发展起来。

而这其中,商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周掌柜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司县令的新政,周某略有耳闻。

只是这新政推行起来,恐怕困难重重啊。”

司渊看着周掌柜,诚恳地说道:“周掌柜所言极是,如今旧贵族势力极力***新政,可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克服困难。

新政若能推行成功,对小城商业的发展将是极大的机遇。”

周掌柜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司县令不妨说说,这新政对商业究竟有何益处?”

司渊神色一正,说道:“首先,新政鼓励开垦荒地,荒地开垦出来后,粮食产量增加,不仅能满足小城百姓的需求,还可用于外销,这便为商业提供了更多的货物。

其次,发展手工业,小城的工匠们技艺精湛,若能加以扶持,生产出的手工艺品定能在市场上大受欢迎,拓宽商业渠道。

再者,我打算改善小城的交通,方便货物的运输和流通。

如此一来,商业必将繁荣起来,周掌柜您作为商会会长,想必能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

周掌柜听着司渊的话,心中不禁一动。

新政若真能成功,对商会而言确实是个难得的机遇,可他又担心旧贵族的报复。

旧贵族在小城根深蒂固,势力庞大,若得罪了他们,商会今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

想到这里,周掌柜眉头微皱,脸上露出犹豫之色。

司渊将周掌柜的表情看在眼里,心中明白他的顾虑,继续说道:“周掌柜,我理解您的担忧。

但如今小城的形势,您也清楚,若一首维持现状,商会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而我推行新政,背后也并非毫无依仗。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定能应对旧贵族的压力。”

周掌柜放下茶杯,长叹一声:“司县令,您说的这些,周某都懂。

只是这旧贵族……唉,他们的手段周某也见识过,实在是让人忌惮啊。”

司渊目光坚定地看着周掌柜:“周掌柜,若您此时支持新政,待新政推行成功,您便是小城的功臣,不仅能获得商业上的利益,在小城的威望也将大大提升。

反之,若您错过这次机会,等旧贵族彻底掌控局面,商会恐怕也只能在他们的阴影下艰难生存。”

周掌柜陷入了沉思,心中在利益与风险之间权衡着。

厅堂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窗外传来的几声鸟鸣打破寂静。

司渊静静地看着周掌柜,等待着他的答复。

过了许久,周掌柜抬起头,看着司渊,缓缓说道:“司县令,此事关系重大,周某一时难以决断。

容周某再考虑考虑,如何?”

司渊心中有些失望,但也知道不能逼得太紧,于是点头说道:“周掌柜所言有理,此事确实需要慎重考虑。

还望周掌柜尽快给司某一个答复。”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司渊便起身告辞。

周掌柜将司渊送至门口,看着司渊离去的背影,心中仍在纠结。

回到厅堂,周掌柜坐在椅子上,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画上,久久未动。

司渊走在回县衙的路上,心情有些沉重。

周掌柜的态度在意料之中,可他没想到周掌柜会如此犹豫不决。

商会的支持对新政的推行至关重要,若不能争取到商会,新政的推行将更加困难。

但他也明白,周掌柜的顾虑并非毫无道理,旧贵族的威胁确实不容忽视。

回到县衙,司渊坐在书房中,陷入了沉思。

如何才能让周掌柜下定决心支持新政呢?

或许,他需要找到一些能让周掌柜安心的办法,消除他对旧贵族报复的担忧。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书房内的光线也变得昏暗。

司渊点燃蜡烛,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略显疲惫的脸庞。

他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困难重重,但他不会轻易放弃。

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吹得窗户纸沙沙作响。

司渊抬起头,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暗暗发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要将新政推行下去,改变小城的命运。

司渊回到县衙,一夜未眠,思索着应对之策。

次日清晨,他刚起身,便有衙役来报,城外聚集了大量流民。

司渊心中一动,或许这是解决小城劳动力问题的契机。

他顾不上吃早饭,匆匆整理好衣装,带着几名衙役,急忙向城外赶去。

离城外越近,嘈杂的人声就越清晰,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酸臭的汗味与腐臭交织的味道。

司渊皱了皱鼻子,加快了脚步。

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只见密密麻麻的流民或坐或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孩子们饿得哇哇大哭,女人们眼神中满是恐惧与无助,男人们则一脸疲惫与迷茫。

司渊深吸一口气,站到一块稍高的石头上,大声说道:“各位乡亲,我是本县县令司渊。

我知道大家一路奔波,吃了不少苦。

如今,本县虽不富裕,但愿意给大家提供住所和工作,让大家能有口饭吃,有个安身之所。”

流民们听闻,只是抬起头,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他。

人群中,一个身材高大却瘦骨嶙峋的男人站了出来,冷哼一声道:“县令大人,您这话可说得轻巧。

我们这些流民,向来被人嫌弃,您会好心收留我们?

莫不是想骗我们去做苦力,最后还不给饭吃?”

司渊看着他,目光坚定地说:“这位大哥,我司渊在此立誓,所言句句属实。

如今小城百废待兴,正需要大家的力量。

只要大家愿意齐心协力,日后定能过上好日子。

我以县令的身份担保,定会给大家提供住处,每日也会按时发放食物。

工作方面,会根据大家的专长安排,工钱也绝不会少。”

这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颤颤巍巍地走出来,问道:“大人,您说的可是真的?

我们这些人,只求能有个安稳的地方活下去。”

司渊赶忙上前,扶住老者,诚恳地说:“老人家,我司渊向来说话算话。

您看,我身后这些衙役,都是可以作证的。”

周围的流民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人小声说:“要不就信他一回,总比在这风餐露宿强。”

也有人说:“万一被骗了,那可怎么办?”

司渊见状,继续说道:“大家若是不信,我可以先带一部分人回城,安排好住处和食物,让大家亲眼看看。

如果觉得不行,随时可以离开。”

经过一番劝说,终于有一部分流民愿意跟随司渊回城。

司渊带着这部分流民,缓缓向小城走去。

一路上,他能感觉到流民们的警惕与不安。

回到小城,司渊立刻安排衙役将闲置的几间大屋子收拾出来,作为流民的临时住所。

又吩咐人去准备食物,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稀粥和馒头就端了上来。

流民们看着这些食物,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

他们顾不上许多,纷纷狼吞虎咽起来。

司渊看着他们,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要想让这些流民真正安心留下来,为小城建设出力,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安排好这一切后,司渊又回到城外。

此时,剩下的流民看到回城的同伴不仅安然无恙,还有食物吃,态度也渐渐有了转变。

司渊再次耐心劝说,又有不少流民愿意跟着回城。

天色渐晚,司渊看着陆续走进小城的流民,心中既有喜悦,又有担忧。

喜悦的是,收编流民的计划有了初步进展,小城的劳动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担忧的是,收编流民能否顺利进行下去,这些流民又能否真的为小城建设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