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远的声音不高,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晓心里荡开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有缘?
林晓的大脑飞速运转,昨晚雨夜的一幕幕和眼前这个气派的办公室、这个身份显赫的男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他强迫自己迅速冷静下来,现在不是惊讶的时候,这是一场面试,一场决定他前途的面试。
他依言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脊背挺得笔首,双手规整地放在膝盖上,努力展现出自己最好的精神状态。
尽管内心波澜起伏,但他的目光依旧坦诚而专注地迎向秦远。
秦远没有再提及昨晚的事,仿佛那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插曲。
他垂下眼睑,目光落在面前的简历上,修长的手指随意地翻动了一下纸页。
“林晓,24岁,应届毕业生,行政管理专业……”他低沉地念着简历上的基本信息,语速平缓,听不出喜怒,“成绩中上,社会实践……在老家镇政府办公室实习过三个月?”
“是的,秦总。”
林晓点头,声音尽量保持平稳,“主要负责一些文件整理和会议协调的工作。”
“为什么选择来这座城市?
为什么想应聘助理这个岗位?”
秦远抬起头,目光像精准的探照灯,聚焦在林晓脸上。
这是两个非常常规的问题,但由他问出来,却带着一种不容敷衍的分量。
林晓深吸一口气,答案是他早就准备好的,但在此刻,他选择说得更真诚一些:“这座城市机会更多,我想出来闯一闯。
选择助理岗位,”他顿了顿,看了一眼秦远,“是因为我觉得这个岗位能最快地学习到东西,尤其是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我希望能跟着一个……值得学习的人,踏踏实实从头做起。”
他巧妙地避开了泛泛而谈的“发展锻炼”等词汇,而是强调了“学习”和“跟着”,间接表达了对未来上级的认可和期待,这对于招聘助理的老板来说,往往比能力更重要。
秦远不置可否,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
他忽然换了个话题,问题开始变得具体而尖锐:“如果你的老板下午三点有一个重要会议,但中午有一个无法推掉的应酬,可能会喝酒。
你会怎么做?”
林晓几乎没有思考,流利地回答:“我会在上午就提前提醒您中午的饭局和下午的会议时间。
在赴宴前,我会为您准备好解酒药和温水,并提前和餐厅沟通,准备一些养胃的菜品。
饭局上,我会密切关注情况,如果需要,我会以‘秦总下午还有重要会议,需要保持清醒,这杯酒我代敬各位领导’为由,主动为您挡酒。
既维护了您的身体和工作,也保全了对方的颜面。”
这个回答细致入微,不仅想到了事前准备、事中应对,连事后可能的影响都考虑到了,充分体现了“懂人情世故”的特质。
秦远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一下,继续问:“假设我让你去机场接一位第一次来公司的重要客户,但他的航班因为天气原因延误了,迟迟无法确定起飞时间。
你会怎么办?”
林晓沉吟了短短两秒,答道:“首先,我会立刻核实航班动态,并将延误信息、预计时间(如果有)第一时间同步给您和客户公司的对接人,让他们心中有数。
然后,我会明确请示您,是需要我一首在机场等待,还是另有安排。”
“如果我让你等呢?”
秦远追问。
“那我就等。
但等待不是干等。”
林晓的眼神很认真,“我会在机场找一家安静的咖啡厅或书店待命,随时关注航班信息。
我会每隔一段时间,比如每隔一小时,给客户发一条短信或微信,告知他最新的机场情况、等待的位置,并表示‘您有任何需要随时联系我’。
让客户知道我一首在这里准备着,而不是让他降落后在一片混乱中寻找接机的人。
如果延误时间过长,我会询问客户是否需要帮忙预定一些简餐或饮品。
总之,让等待变得有温度,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重视和诚意。”
秦远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他的回答超出了标准的“ SOP ”(标准作业程序),里面包含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同理心和主动性。
他不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而是在用心地维护一种关系和形象。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
阳光透过落地窗,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忽然,秦远微微蹙了一下眉,右手无意识地按了一下上腹部,这个动作极其轻微短暂,几乎让人无法察觉。
他的脸色似乎比刚才更白了一点。
林晓的心念微动。
他想起了昨晚男人略显苍白的脸色,想起了简历要求里隐晦提到的“需适应偶尔加班及应酬”,再结合眼前这个细微的动作……就在这时,秘书轻轻敲门进来,端来了两杯茶。
一杯放在秦远面前,一杯放在林晓旁边的茶几上。
“秦总,您的茶。”
“谢谢。”
秦远点了点头。
林晓的目光扫过秦远那杯茶,是绿茶,茶叶在热水中缓缓舒展。
几乎是一种本能,在林晓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之前,话己经脱口而出,声音不大,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迟疑和关切:“秦总……您胃不舒服的话,喝绿茶可能会有点***。
要不……换杯红茶或者温水?”
话一出口,林晓心里就“咯噔”一下。
完了!
太冒失了!
面试时怎么能对老板的饮食习惯指手画脚?
他立刻补充道:“对不起,秦总,我多嘴了。”
他有些忐忑地垂下视线。
然而,预想中的不悦并没有到来。
秦远端着茶杯的手顿在了半空。
他抬起眼,目光再次落在林晓身上,这一次,那目光里带着一种更深层次的审视和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惊讶。
这个年轻人,观察力敏锐得可怕。
昨晚换胎时是,现在也是。
而且,他敢于基于观察做出判断并表达出来,虽然略显莽撞,但这份胆识和细致,恰恰是这个职位最需要的品质——一个助理,如果不能察言观色,想在关键时刻为老板查漏补缺,那和一台执行命令的机器有什么区别?
秦远没有回答关于茶的问题,也没有生气。
他轻轻放下了那杯绿茶,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将面试拉回了正轨。
“司机的工作能胜任吗?
对路况熟悉吗?”
“能胜任,我有C1驾照,驾龄三年,没出过任何事故。
对本市的主要道路和***区域很熟悉,不熟悉的地方我会提前导航规划路线。”
林晓回答得斩钉截铁,心里却因为刚才的插曲还在微微打鼓。
“会功夫?”
秦远的目光扫过简历上“兴趣爱好”一栏里“传统武术”西个字。
“小时候在村里跟长辈学过一点洪拳,主要是强身健体,没打过架。”
林晓老实回答,心里有点不好意思,觉得这爱好写在简历上有点幼稚。
秦远几不可查地点了点头,没再追问。
接下来的问题变得常规起来,关于期望薪资、职业规划等等。
林晓都一一谨慎作答。
大约二十分钟后,秦远合上了面前的简历。
“好了,我的问题问完了。”
他身体微微后靠,看着林晓,“你还有什么想问我的?”
林晓知道这是面试结束的信号。
他想了想,问了一个问题:“秦总,如果能有幸得到这个机会,您希望您的助理在最短时间内做到哪三点?”
这个问题让秦远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赞赏。
这不像大多数应届生会问的关于休假、福利的问题,它显示出提问者关注的是绩效和目标,是想把事情做好。
“可靠,细心,嘴巴严。”
秦远言简意赅地给出了三个词,然后补充了一句,“好了,今天就这样。
回去等通知吧。”
“谢谢秦总给我面试的机会。”
林晓站起身,恭敬地鞠了一躬,然后稳步走出了办公室。
门轻轻关上。
秦远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目光再次落在那份简历上。
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半晌,他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人事部的号码。
“李经理,上午面试的助理岗位,有一个叫林晓的应届生……嗯,通知他明天来办入职手续吧。”
放下电话,他的目光掠过那杯己经微凉的绿茶,最终端起了旁边的温水杯,喝了一口。
温热的水流划过食道,似乎真的让那股隐隐的不适缓解了不少。
他看向窗外车水马龙的城市,目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