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学渣与祖宗的时代互换

第3章 夜路求生与古儒观史

发表时间: 2025-08-20
地窖里的空气越来越浑浊,混杂着汗味、土腥味和红薯的甜气。

王磊靠着土墙,听着外面渐歇的枪声,心里却丝毫不敢放松。

他知道,日军的扫荡往往持续到深夜,甚至会在村里过夜,他们必须趁着夜色转移。

“老马爷,”王磊凑到老人身边,压低声音问,“村里有没有更隐蔽的地方?

这地窖怕是藏不了太久。”

老马爷浑浊的眼睛在微光中闪了闪:“村后有片乱葬岗,坟头多,杂草深,鬼子一般不去那儿。

再往后走三里地,有个废弃的砖窑,能***。”

“乱葬岗?”

李婶怀里的孩子突然咳嗽起来,她赶紧捂住孩子的嘴,声音发颤,“那地方……邪乎得很啊。”

“邪乎也比被鬼子抓去强!”

一个年轻媳妇咬着牙说,她男人昨天被鬼子打死了,眼里还含着泪,“只要能活下来,啥地方不能去?”

王磊点头:“就去砖窑。

等下半夜,鬼子睡熟了再走。

大家现在抓紧时间休息,保存体力。”

他从空间里摸出王敬之那边传过来的消炎药,分给几个伤口发炎的村民。

药片是白色的小颗粒,村民们看着稀奇,却没人敢质疑——刚才王磊用碘伏消毒时,那刺痛又清凉的感觉,让他们隐约觉得这“洋药”比土法子管用。

“这药……咋吃?”

老马爷捏着药片,像捏着什么宝贝。

“一天三次,一次两片,用温水送服。”

王磊想起药盒上的说明,“能消炎,免得伤口烂掉。”

村民们小心翼翼地把药片藏进贴身的口袋,眼神里多了几分依赖。

王磊看着他们,心里突然沉甸甸的——他这半吊子的现代知识,居然成了这群人活下去的指望。

后半夜的风带着寒意,吹得村口的老槐树“沙沙”作响。

王磊探出头,确认村口的日军哨兵靠着树干打盹,才对地窖里的人做了个手势。

一行人猫着腰,像受惊的兔子,贴着墙根往村后挪。

孩子被母亲死死捂住嘴,只发出细微的呜咽。

王磊走在最后,手里攥着那把锈柴刀,眼睛警惕地扫视着西周。

快到乱葬岗时,李婶脚下一滑,怀里的孩子“哇”地哭了出来。

哭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村口的哨兵猛地惊醒,端起枪大喝一声。

“快跑!”

王磊大喊一声,推着李婶往前冲。

日军的枪声瞬间响起,子弹“嗖嗖”地从头顶飞过。

王磊拉着一个吓傻的小姑娘,拼命往乱葬岗的方向跑。

坟头间的杂草比人还高,脚下全是松软的土和不知名的硬物,好几次他都差点绊倒。

“系统提示:触发紧急任务‘突破封锁’,带领所有村民抵达砖窑。

任务奖励:时代贡献值100点,解锁‘夜视’能力(微弱),空间权限升级(可短期存放活体小动物)。”

王磊心里一紧,100点贡献值!

他咬紧牙关,借着微弱的月光辨认方向,大喊:“跟着我!

往亮的地方跑!”

所谓“亮的地方”,是远处砖窑隐约透出的磷火,在乱葬岗的背景下显得格外诡异。

但此刻,那点幽蓝的光却成了所有人的希望。

日军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还有狼狗的狂吠声。

王磊突然想起空间里还有半包没吃完的薯片,他猛地掏出来,往相反方向扔了过去。

薯片袋在草丛里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狼狗的叫声立刻被吸引了过去。

“快走!”

王磊趁机带着众人钻进更深的草丛。

不知跑了多久,首到再也听不到身后的追赶声,他们才瘫倒在砖窑的废墟里。

砖窑废弃多年,窑洞里积着厚厚的灰尘,却能挡风。

“咳……咳咳……”李婶的孩子咳得更厉害了,小脸憋得发紫。

王磊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烫得吓人。

“系统,有没有退烧药?”

王磊急得满头大汗。

“当前贡献值不足,无法兑换。

检测到同源空间存在可利用物资,是否请求传送?”

“请求传送!”

王磊毫不犹豫。

下一秒,空间里多了一个白色的小药盒,上面印着“对乙酰氨基酚片”。

王磊认得这是退烧药,赶紧按照说明喂了孩子半片,又用空间里仅存的一点矿泉水喂他喝下。

半个时辰后,孩子的体温渐渐降了下来,呼吸也平稳了。

李婶抱着孩子,对王磊泣不成声:“大兄弟,你真是俺们家的救命恩人啊……”王磊摆摆手,靠在冰冷的窑壁上喘气。

他看着外面渐渐泛白的天色,突然想起了王敬之——那老头现在在做什么?

会不会也遇到了麻烦?

……王敬之拿着老太太给的钱,在便利店买了一瓶矿泉水和两个面包。

他坐在长椅上,小口小口地啃着面包,心里五味杂陈。

这面包松软香甜,比家里的窝窝头好吃百倍,可他却吃不出多少滋味。

“系统,这‘文明适应值’有何用处?”

他在心里问。

“文明适应值达到100点,可解锁‘语言通晓’功能;达到500点,可兑换基础身份证明;达到1000点,可查询时空穿梭的基本原理。”

王敬之眼睛一亮:“能查穿梭原理?

那是否能找到回去的路?”

“理论上可行,需积累足够适应值。”

“好!

好!”

王敬之激动得差点站起来,“不就是适应这新世界吗?

老夫就不信了,读了十年圣贤书,还学不会这些‘奇技淫巧’!”

他吃完面包,揣着剩下的钱,开始认真打量这个“新世界”。

他看到路边有个穿着橙色衣服的人在扫地,知道这是“清洁工”;看到有人在路边的机器上刷那个叫“手机”的方块,然后拿出一瓶水,知道那是“自动售货机”。

他走到一个公交站牌前,看着上面花花绿绿的线路图,虽然看不懂上面的字(简体字和他认识的繁体差异很大),但大致能猜到是指引方向的。

“系统任务发布:学习十个现代常用词汇。

任务奖励:文明适应值15点,解锁‘简体字识别’初级权限。”

王敬之精神一振,正好看到旁边有个报栏,上面贴着报纸。

他凑过去,虽然大部分字不认识,但能认出“中国人民超市”等几个字。

他指着“超市”二字,在心里问:“此二字何意?”

“超市:大型零售商场,售卖各类商品。”

王敬之点点头,默默记在心里。

他又看到“公交银行医院”等字,一一询问系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任务完成,奖励己发放。”

一股信息流涌入脑海,王敬之再看报纸,那些原本陌生的简体字,居然能认出大半了。

他心中大喜,正想再学几个词,却被报栏里的一张图片吸引了。

那是一张黑白照片,上面是一群穿着军装的士兵,背着步枪,正在过一条河。

照片下面的文字写着:“1938年,冀中军民开展地道战,抗击日寇”。

“1938年……冀中……”王敬之的心猛地一跳,他想起了那个与他空间相连的“未知系统”,想起了那个突然出现在空间里的“枪”。

难道……那个系统的宿主,就在这个地方?

他继续往下看,报纸上详细描述了1938年抗日战争的惨烈,提到了日军的扫荡、百姓的苦难,还有军民如何奋勇抵抗。

王敬之越看越心惊,手都开始发抖。

他虽然是清朝秀才,但也知道“家国”二字的分量。

想当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他也是满腔悲愤。

报纸上写的1938年,居然还有外国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这让他如何能忍?

“系统,”王敬之声音发颤,“那个与我空间相连的宿主,是不是在1938年的冀中?”

“根据空间波动分析,概率为98.7%。”

王敬之只觉得一股热血冲上头顶。

他虽然和那个宿主素未谋面,但毕竟同属一脉(系统提到过“同源空间”),如今对方身处国难之中,他岂能坐视不理?

“我能给他送些什么?”

王敬之急忙问,“枪支弹药?

或者……粮食?”

“当前空间权限较低,仅可传送体积小于0.5立方米、重量小于5公斤的非管制物品。”

王敬之环顾西周,看到路边有个五金店,眼睛一亮。

他走进店里,用刚学会的词汇说:“我要买……锤子,钉子,还有……铁丝。”

店员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但还是给他拿了东西。

王敬之付了钱,把这些东西收进空间,又想起报上提到“地道战”,需要挖掘工具,便又买了一把小铲子。

“这些东西,或许能派上用场。”

他喃喃自语,又看到货架上有手电筒,想起夜里行动需要照明,便也买了一个,还买了几节电池。

他把这些东西一一送进空间,心里默念:“不管你是谁,多保重。

家国危难之际,当奋勇向前,莫负先祖教诲。”

……砖窑里,王磊正靠着墙壁打盹,突然感觉到空间波动。

他睁开眼,看到里面多了锤子、钉子、铁丝、小铲子,还有一个手电筒。

“这是……”王磊愣住了,随即反应过来,“是老祖宗送的?”

他拿起手电筒,按了一下开关,一道明亮的光束射了出来,照亮了黑暗的窑洞。

村民们都被吓了一跳,纷纷惊呼:“这是什么宝贝?

居然能发光!”

王磊心里一阵暖流涌过。

他想象着那个清朝秀才在现代街头,笨拙地买这些东西的样子,突然觉得这位素未谋面的老祖宗,也不是那么古板讨厌。

“系统,查看贡献值。”

“当前时代贡献值:190点(基础任务10+支线30+隐藏50+紧急任务100)。

可兑换技能:基础格斗(30点)、简易陷阱制作(50点)、地道挖掘基础(80点)。”

王磊毫不犹豫:“兑换地道挖掘基础!”

一股信息流涌入脑海,关于如何选址、如何加固、如何设置通气口的知识,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他看着空间里的铲子、锤子,突然明白了王敬之的用意。

“李婶,老马爷,”王磊站起身,目光坚定,“咱们不能一首躲着。

我知道怎么挖地道,咱们可以在砖窑下面挖个隐蔽的藏身洞,既能躲避鬼子,又能储存粮食。”

村民们面面相觑,老马爷皱着眉:“挖地道?

那可是大工程,咱们没工具,也没经验啊。”

“有!”

王磊举起手里的铲子和手电筒,“工具和法子,我都有。

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成!”

他打开手电筒,光束照亮了村民们脸上的犹豫和希望。

李婶抱着渐渐好转的孩子,第一个点头:“俺信王磊兄弟!

只要能让孩子活下去,俺啥苦都能吃!”

“俺也干!”

“算俺一个!”

越来越多的人响应。

王磊看着他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光芒,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带着大家活下去,不仅要活下去,还要像报纸上写的那样,用自己的方式,跟侵略者干到底!

他不知道,在百年后的现代街头,那个穿着长衫的清朝秀才,正站在报栏前,望着1938年的战报,久久不语。

夕阳的光芒洒在他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铠甲。

两个时空的人,因为血脉和空间相连,在各自的时代里,悄然肩负起了属于他们的责任。

夜路虽难,但总有光;历史虽重,但总有人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