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静书斋列诺 > 都市小说 > 谁说女配不能逆天改命

谁说女配不能逆天改命

安俊笔记 著

都市小说连载

《谁说女配不能逆天改命》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作者“安俊笔记”的原创精品录像带江婧主人精彩内容选节:1 陪衬的觉醒我叫林出生在1990家在江南一个不大不小的县要说我这一生的定用一句话就能总结:我是别人家孩子的陪你们可能不懂这种感比如小时候过年走亲亲戚们总是先看我堂说:“哎青青比你大一人家学习成绩多还会弹钢” 再看看嘴角一补一句:“你长得也不算就是笨了”我从小就被安排成了“女配角”。成绩比不过堂家务比不过表更惨的我爸妈...

主角:录像带,江婧   更新:2025-08-18 23:07:3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陪衬的觉醒我叫林青,出生在1990年,家在江南一个不大不小的县城。

要说我这一生的定位,用一句话就能总结:我是别人家孩子的陪衬。

你们可能不懂这种感觉。比如小时候过年走亲戚,亲戚们总是先看我堂姐,说:“哎呀,

青青比你大一岁,人家学习成绩多好,还会弹钢琴。” 再看看我,嘴角一抿,

补一句:“你呢,长得也不算差,就是笨了点。”我从小就被安排成了“女配角”。

成绩比不过堂姐,家务比不过表妹。更惨的是,我爸妈重男轻女,

打心眼里觉得女儿是赔钱货。等我弟弟出生后,我就正式从“多余”升级成“可有可无”。

——要不是我活在这副身体里,我都得怀疑自己是小说里写的那种背景板角色。小时候,

爸妈在国企上班,每天早出晚归。厂子里的氛围就是那种一眼望到头的稳定日子。

别人都觉得挺好,可我从小就怕这种“铁饭碗”,像一张灰蒙蒙的布,把人闷死。 可惜,

我还没喊出“我要自由”的口号,就已经被现实摁在地上摩擦。高考失利,

我连个重点都没考上。亲戚们那阵子都看笑话似的,特别是我婶子,

当着大家的面说:“青子啊,不是我说你,你就该认命。你看看你堂姐,

明年就去省城读书了,你呢?早点去厂里上班吧,女孩子嘛,安稳点。”那天我端着碗,

手指都抖。 我堂姐笑得温婉得体,嘴里说:“婶子别这样说青子,她也挺努力的。

”可那眼神里,藏不住的优越感比任何话都要扎心。我妈在一旁也附和:“就是,

你婶子说得没错,女孩子嘛,安安分分才是正理。你考不上大学,就老老实实进厂,

以后结婚生孩子,有个稳定家就行。”说真的,那一刻,我心里有个声音在喊: 凭什么?

我就只能这样一眼望到头?可惜,我没有反驳。那时候的我,手里什么都没有,

连自信都不剩。 我只是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哪怕再怎么窝囊,

我也不能一辈子困死在这小地方。——我要翻身。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得挣脱出去。

我的目标从那一刻起就变得清晰: 不是要和谁比,也不是要证明给别人看。

我就是要活出个人样。说来好笑,我从小被教育“别妄想太多”,可心里却偏偏藏着野火。

每次走在街上,看着摆摊的叔叔阿姨一晚上能赚几十块,我就心痒痒。 90年代嘛,

电视机、电风扇、磁带机、花花绿绿的衣服,都是新鲜玩意儿。人们对什么都充满好奇,

也舍得花钱。可我爸妈那代人不一样,他们只相信厂子里的工资单,觉得那才叫稳定。

有一次,我偷偷对我妈说:“妈,要不我别去厂子了,我去摆摊卖点东西?

” 结果我妈筷子一拍,骂我一句:“你这是丢人现眼!你看看谁家女儿跟你一样,

不安分守己的?”我不敢吱声,但心里却更坚定了。 说实话,我没啥宏伟理想,

也没想过要成为谁谁谁眼里的成功人士。 我只是想要点自己的钱,

想走出那群亲戚嘴里“配角”的位置,哪怕是一点点。——可当时的我还不知道,

命运早就在悄悄转弯。 只要我抓住了那一丝机会,我的人生,就会彻底改写。写到这里,

我停下来深呼吸了一口。 如果你问我,当初的目标是什么? 我会说:就两个字——翻身。

可我不知道,这两个字,会让我走上一条多么曲折又惊心动魄的路。

2 命运的金手指要说我的人生第一次出现转折点,还得从1992年的夏天说起。

那年我刚进厂子当临时工。厂子大门口挂着“光荣之家”的红牌子,

可里面的空气一点都不光荣。每天早上六点半打卡,流水线像一条不会停的铁怪兽,

把人活生生地卷进去。我每天站八个小时,手麻到像不是自己的。下班回家,

鞋子里能倒出一把灰。我想,这要是干一辈子,我还不如早投胎算了。可偏偏,

就是在最绝望的时候,命运给了我一个缝隙。那天晚上,我在厂区外的旧书摊上翻书。

旧书摊摊主是个六十来岁的老头,灰头土脸,眼神却挺亮。他摊子上放的不是小说,

就是些破旧的杂志、黄历。我翻着翻着,随手抽出一本,没想到居然是个奇怪的小册子,

封皮掉了一半,上面用毛笔写着四个字: “风物志录”。“这书不卖。”老头看见我拿起,

忽然开口。“为啥?”我下意识问。“缘分不到。”老头说完这句,居然咧嘴一笑,

把书硬塞到我怀里:“算了,看你有缘,送你了。”我当时还想,这人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可就那天晚上,我翻开那本“风物志录”,发现里面记的东西古怪得很。

第一页写着:“1992年,康乐牌录音机将风靡南方集市。” 我愣住了。康乐牌录音机?

我连听都没听过。第二页写着:“1993年,北方小县城的录像厅将如雨后春笋,

成为暴利行当。” 第三页:“1994年,外贸服装批发价上涨三倍,成为投机暴利。

”我本来以为是笑话,可神奇的是,书上的每一页,

都清清楚楚地写着某一年某个商品的“未来爆火”。更诡异的是,每次我看完合上,再打开,

字迹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好像随着时间在更新。我心里“咯噔”一下。 难不成,

这就是我的金手指?起初我不敢信,直到第二天在厂子门口,

我看见有个小贩正摆摊卖康乐牌录音机。我凑过去一听,居然一台能卖出五百块!要知道,

当时我们厂子一个工人一个月工资才一百来块。更让我心惊的是,小贩的录音机前面,

围了好大一群人。有人掏钱当场买走,眼睛发亮。那种火爆的劲儿,活生生像书上写的。

我浑身冒出一层鸡皮疙瘩。 书是真的。从那一刻开始,我心里像点燃了一把火。

我原本以为自己只能在流水线上耗尽一生,可这本奇怪的“风物志录”,

像是命运撕开的一道裂缝,让我看见了外面的光。可问题来了: 我手里只有两百块存款,

连买一台录音机都不够,更别提进货。我硬着头皮去找我妈:“妈,你能不能借我点钱?

我想做点小生意。”我妈脸一沉:“你又想折腾啥?女人家家的,不好好上班,

净想歪门邪道!钱?家里还要给你弟交学费呢!”我爸更直接:“别想了,你老老实实上班,

省得给我们丢人。”我差点被气得吐血。 好嘛,亲爹亲妈,宁可给弟弟买一双进口运动鞋,

也不愿意让我拿点钱去谋生路。最后,我还是靠自己。 那天晚上,

我把厂子食堂的伙食票偷偷拿去换钱,又把我攒的手表抵押了,总算凑齐了五百块。

第二天,我跑去把录音机买了一台。我不敢大张旗鼓,就偷偷拎到镇上的集市。

那天太阳特别大,我摆摊的时候,心脏砰砰跳,手心全是汗。可没想到,刚放下录音机,

就有人围了过来。“这录音机多少钱?”一个穿格子衬衫的男人问。“五百。

”我嗓子都在抖。“便宜点呗?四百八。”我心里那个激动啊,差点直接拍桌子成交。

可我硬撑着说:“少不了。”没想到,那人居然掏钱当场买走!

我捧着那五张崭新的百元大钞,感觉眼前的世界都变了。——这就是我的第一桶金。

从集市回来的路上,我紧紧抱着口袋,手指都不敢松。

心里只有一个声音: 老天爷终于给我开了一扇窗。可我万万没想到,这扇窗打开的,

不仅是发财的机会,更是一次又一次的考验。3 堂姐的暗箭有了第一桶金之后,

我整个人像被打了鸡血。 那种感觉,你懂吗? 以前我觉得自己活得像个透明人,

走到哪儿都没人注意。可当我手里揣着五张百元大钞,明晃晃的纸张在兜里发热时,

我忽然觉得: 我也是可以掌握点东西的。我兴冲冲地又去进了两台录音机。那几天,

我白天在厂子里上班,晚上下了班就偷偷溜去镇上的集市摆摊。 连着三天,

我居然全卖出去了,净赚六百块。 要知道,那可是别人两个月的工资啊!

我笑得晚上睡觉都合不上嘴。 可惜,这种开心没持续多久,就撞上了第一个大阻碍。

事情是这样: 那天晚上,我摆摊卖录音机,正好碰见我堂姐和我婶子逛街。她们一看到我,

眼神就不对了。 堂姐倒是没说啥,笑得温柔,轻声问:“青子,你怎么在这儿卖东西啊?

” 可她那副语气,就像是在说“你居然沦落到这种地步”。我婶子更是直接,双手叉腰,

当着一堆顾客的面喊:“哟,这不是林青吗?你爸妈辛辛苦苦在厂里上班,你不学好,

跑出来丢人现眼!”周围立马有人窃窃私语,我脸烧得通红,恨不得钻地缝。

那一刻我特别想怼回去:“我赚的钱比你家那死工资多!” 可我硬生生忍住了。

因为我知道,我要是真吵起来,肯定传到我爸妈耳朵里,到时候我摊子都摆不成。

结果没过两天,我爸妈就知道了。“你丢不丢人?!” 我妈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筷子都震得掉下来。“好好一个姑娘,不在厂里上班,跑去摆摊当小贩!你知不知道,

街坊邻居都在说闲话?!”我爸也是气得不行:“你要是再这么胡闹,就给我滚出家门!

”我心里委屈极了。 他们口口声声说为了我好,可他们什么时候想过我? 在他们眼里,

我就是应该老老实实待在厂里领死工资,再找个男人嫁了,给弟弟当后盾。他们根本没问过,

我到底想要什么。更糟糕的是,堂姐的动作比我想象得还快。 有一回我去批发录音机,

发现供货商居然说:“哎呀,林姑娘,不好意思啊,昨天有人来提前订了好几台,

库存都没了。”我狐疑地追问:“谁订的?” 结果对方支支吾吾,

最后丢下一句:“是个女孩子,跟你长得有点像,比你高点。

”我立刻反应过来—— 八成是堂姐。她平时在亲戚里装得人畜无害,其实眼睛比谁都尖。

她见我赚钱,肯定心痒痒。家里条件本来就比我好,她随便开口就能拿到钱,

抢我生意还不是轻而易举?果然,没过多久,我在镇口看见她正摆摊卖录音机。

摊子比我气派,还挂了个写着“正品保证”的牌子。 我当场气得差点背过气去。“青子,

你别怪堂姐。” 她当着我面,还装出一副好心人的模样,“这行大家都能做嘛,

你要实在不行,就去帮我看摊,我给你工钱。”我真想上去给她一巴掌。 可我忍住了。

心里有个声音说: 冷静。你不是有‘风物志录’吗?她能抄一次,能抄一辈子吗?

可说是这么说,现实还是残酷的。 那段时间,我被堂姐死死压着。她家有钱,

一次性进十几台货,而我只能一台一台地倒腾。价格上比不过,气势上更是被碾压。

摊子前的顾客,宁愿去她那边买,也懒得理我。看着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

我第一次生出一种绝望感。 难道我的“金手指”,就这样被人抢走了?可最让我难受的,

还不是生意被压。 而是那天晚上,我回家发现,

爸妈居然笑呵呵地夸堂姐:“人家真是有出息啊,小小年纪就能赚钱。你啊,

还是多跟你堂姐学学!”我手指攥到骨节发白。 这世界上最扎心的事,莫过于你拼尽全力,

却被亲人当笑话。我那一刻才彻底明白: 亲戚之间,从来不是真心。 哪怕是最亲的人,

只要有利益,他们照样能踩你头上。我半夜翻开那本“风物志录”,心跳得厉害。

书页上清清楚楚浮现出一句话: “1993年,北方录像厅兴起,暴利可得。

”我盯着那行字,心里忽然冒出一个疯狂的念头: 既然录音机这条路被抢了,

我干脆另辟蹊径。可录像厅……那可是比摆摊还要大得多的买卖。 以我现在的处境,

要怎么做?我把书合上,手心全是汗。 我不知道答案,但我知道一点: 我要赌。

4 录像带风云自从堂姐横插一脚,把录音机的生意抢走,我心里那股不甘啊,

就跟火烧似的。 别人眼里我不过是个没用的“陪衬”,可我知道,

老天爷既然塞给我这么一本怪书,就不可能是让我一辈子当个背景板。

书上明明白白写着: “1993年,录像厅暴利。” 这就是我的路。可问题是,

我手里那点钱,连租个门面都不够,更别提买录像机和电视了。那段时间,

我每天白天继续在厂子上班,下了班就去市场跑。别人只看到我背着书包到处瞎逛,

实际上我在偷听、打探行情。“录像带多少钱一盘?” “录像机能不能租?租金怎么算?

” “镇上有没有人准备开录像厅?”我假装闲聊,心里却全都记下了。后来我发现,

想直接开录像厅是不可能的,但我可以从小生意入手。 比如,倒腾录像带。

录像带在大城市已经火了,但我们这小县城,还没几个人知道门路。于是我咬咬牙,

跑到省城,从一个小门市批发了十几盘录像带。 回来后,我就蹲在厂子门口,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