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重生朱祁镇,不当留学生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3-03
朱祁镇睁开眼睛,入目是熟悉的雕花床顶。

他猛地坐起身,冷汗浸透了里衣。

耳边似乎还回荡着瓦剌骑兵的喊杀声,眼前是漫天的箭雨,还有那些倒在血泊中的将士们。

"陛下?"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他转头看去,王振那张圆润的脸出现在视线中。

这张脸,他曾经无比信任,却在土木堡之变后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

"现在是什么时候?"朱祁镇的声音有些沙哑。

"回陛下,现在是正统十四年三月初八。

"王振恭敬地回答。

朱祁镇的手指微微颤抖。

正统十四年,距离土木堡之变还有七个月。

他重生了,回到了那个改变一切的节点之前。

"朕要更衣。

"他站起身,任由宫女为他穿戴龙袍。

铜镜中的自己年轻了许多,眉宇间还带着几分稚气。

谁能想到,这个年轻的帝王会在七个月后葬送五十万大军?早朝时,朱祁镇的目光扫过殿中的群臣。

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英国公张辅......这些忠臣良将,都将在土木堡之变中殉国。

他的目光在张辅身上停留片刻,这位老将军此时正精神矍铄,谁能想到他会在七个月后力战而亡?"陛下?"王振小声提醒。

朱祁镇收回思绪,开始处理朝政。

他记得,此时的瓦剌已经蠢蠢欲动,也先正在暗中集结兵力。

而朝中大臣们却还在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论不休。

"兵部。

"他开口道,"近日边关可有异动?"邝埜出列:"回陛下,近日瓦剌部族频繁调动,似有不轨之心。

""加强边关戒备,增派斥候。

"朱祁镇沉声道,"另,着令各卫所整顿军备,清点粮草。

"朝臣们面面相觑,年轻的皇帝今日似乎与往日不同。

朱祁镇没有理会他们的惊讶,继续道:"户部,即刻清点国库,准备军需。

工部,加紧打造兵器铠甲。

"下朝后,朱祁镇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御花园游玩,而是直接去了武英殿。

他需要好好谋划,这一次,绝不能让悲剧重演。

"王振。

"他唤来心腹太监,"去查查,近日可有瓦剌使者入京?"王振领命而去。

朱祁镇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宫墙。

他记得,也先派来的使者此时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那些使者表面上是来朝贡,实则是来打探虚实。

果然,三日后,瓦剌使者入京。

朱祁镇在乾清宫接见了他们。

使者们献上了骏马和皮毛,言辞恭敬。

但朱祁镇注意到,其中一人的目光总是若有若无地打量着殿中的陈设。

"也先太师近来可好?"朱祁镇状似随意地问道。

"回陛下,太师一切安好,只是时常思念陛下。

"为首的使者答道。

朱祁镇心中冷笑。

思念?怕是思念大明的江山吧。

他记得,上一世就是被这些花言巧语迷惑,以为瓦剌真心归顺,才会在也先提出借道时轻易答应。

"传旨,赐瓦剌使者黄金百两,绸缎千匹。

"朱祁镇说道,"另,着令边关,严查过往商旅,不得有误。

"使者们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如常。

朱祁镇看在眼里,心中更加确定也先的阴谋已经在酝酿。

当晚,朱祁镇召见了英国公张辅。

"老将军。

"他亲自为张辅斟茶,"朕近日总觉得心神不宁,瓦剌使者来朝,朕观其言行,似有不轨之心。

"张辅放下茶盏,正色道:"陛下明鉴。

老臣近日也收到边关急报,瓦剌各部频繁调动,恐有异动。

""依老将军之见,该如何应对?""当务之急,是整顿边关防务。

老臣建议,可调宣府、大同精兵加强戒备,同时整顿京营,以备不测。

"朱祁镇点头:"老将军所言极是。

朕还有一事相托。

""陛下请讲。

""朕欲暗中组建一支新军,由老将军亲自训练。

此事需秘密进行,不得声张。

"张辅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领会:"老臣明白。

只是......"他犹豫了一下,"陛下为何突然......"朱祁镇苦笑:"朕近日总是做些噩梦,梦见边关烽火连天。

或许是天意示警吧。

"张辅肃然:"陛下心系天下,实乃万民之福。

老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送走张辅后,朱祁镇独自站在殿中。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映出斑驳的影子。

他握紧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这一次,他绝不会重蹈覆辙。

---夜深人静,紫禁城的角楼在月光下投下长长的影子。

朱祁镇站在乾清宫的窗前,手中握着一份密折。

这是张辅送来的新军训练进度报告,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陛下,该歇息了。

"王振轻声提醒。

朱祁镇摆摆手:"去把英国公请来。

"王振面露难色:"陛下,已是子时......""朕知道。

"朱祁镇转身,目光如炬,"快去。

"半个时辰后,张辅匆匆赶来。

他身着便服,显然是从睡梦中被叫醒。

但这位老将军依然精神抖擞,目光炯炯有神。

"老臣参见陛下。

""免礼。

"朱祁镇示意他坐下,"新军训练如何了?"张辅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回陛下,新军已初具规模。

老臣从京营中挑选了三千精锐,皆是身经百战之士。

又招募了两千农家子弟,个个身强体壮。

""训练可还顺利?""起初有些困难。

"张辅捋了捋胡须,"这些农家子弟不谙军阵,但胜在吃苦耐劳。

老臣按照陛下的指示,着重训练他们的骑射和近战搏杀。

"朱祁镇点点头:"火器呢?""已从工部调来五百支火铳,正在加紧训练。

"张辅压低声音,"只是......""但说无妨。

""老臣担心,如此大规模的调动,恐怕瞒不过朝中大臣。

"朱祁镇冷笑:"他们整日忙着党争,哪有心思关注这些。

倒是王振......"他顿了顿,"你训练新军时,可曾发现可疑之人?"张辅神色一凛:"陛下是说......""朕怀疑,朝中有人与瓦剌勾结。

"朱祁镇站起身,在殿中踱步,"新军一事,务必保密。

训练地点可曾选好?""已选在京郊西山。

"张辅答道,"那里人烟稀少,又有天然屏障,最适合秘密训练。

""很好。

"朱祁镇停下脚步,"明日朕要亲自去看看。

"张辅大惊:"陛下,这......""朕意已决。

"朱祁镇摆手制止他的劝阻,"你去安排吧。

"次日清晨,朱祁镇换上便服,带着几名侍卫,随张辅悄悄出了宫。

马车颠簸了两个时辰,终于来到西山脚下。

远远望去,山间雾气缭绕,隐约可见营帐的轮廓。

走近了,才听到震天的喊杀声。

"陛下请看。

"张辅指着训练场,"那些穿红衣的是老兵,蓝衣的是新兵。

"朱祁镇凝神望去。

只见训练场上,士兵们正在操练。

有的在练习骑射,箭矢破空之声不绝于耳;有的在演练阵法,长枪如林,盾牌如山;还有一队士兵正在练习火铳射击,硝烟弥漫。

"好!"朱祁镇忍不住赞叹,"老将军果然治军有方。

"张辅笑道:"这都是陛下的主意。

老臣只是照办而已。

"朱祁镇摇摇头:"若非老将军经验丰富,朕的想法也难以实现。

"他指着那些练习火铳的士兵,"他们的准头如何?""尚可。

"张辅答道,"只是火铳装填太慢,老臣担心实战时......""所以朕让你着重训练他们的近战能力。

"朱祁镇目光深邃,"火铳虽利,但终究要靠刀枪决胜。

"正说着,一名年轻将领骑马而来。

他约莫二十出头,面容俊朗,目光如电。

"末将参见陛下!"他翻身下马,单膝跪地。

朱祁镇仔细打量着他:"你是......""末将石亨,现任新军千户。

"年轻人答道,声音洪亮。

朱祁镇心中一动。

石亨,这个名字他记得。

上一世,此人在北京保卫战中立下大功,后来却因谋反被诛。

这一世,或许可以改变他的命运。

"起来吧。

"朱祁镇说道,"带朕看看你的部下。

"石亨领命,带着朱祁镇巡视营地。

所到之处,士兵们精神抖擞,训练有素。

朱祁镇注意到,这些士兵不仅武艺精湛,而且纪律严明。

"陛下请看。

"石亨指着一队正在操练的士兵,"这是末将亲自训练的特战队,专门负责夜袭和突袭。

"朱祁镇仔细观察。

这队士兵动作敏捷,配合默契,显然经过严格训练。

"很好。

"朱祁镇赞许道,"你很有想法。

"石亨受宠若惊:"末将不敢当,这都是张将军教导有方。

"朱祁镇转向张辅:"老将军,你觉得石亨如何?"张辅捋须笑道:"此子可堪大用。

只是......"他欲言又止。

"但说无妨。

""石亨性情刚烈,有时过于激进。

"张辅说道,"老臣担心......"朱祁镇明白他的意思。

上一世,石亨就是因为性格太过刚烈,最终走上不归路。

这一世,他要好好引导这个将才。

"石亨。

"朱祁镇正色道,"朕很欣赏你的才能。

但你要记住,为将者,不仅要有勇,更要有谋。

明白吗?"石亨肃然:"末将谨记陛下教诲。

"巡视完营地,朱祁镇召集众将训话。

他站在高台上,望着台下五千精锐,心中豪情万丈。

"将士们!"他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你们是大明的希望,是朕最信任的勇士。

今日之苦练,是为了来日之胜利。

朕向你们保证,你们的付出,必将得到回报!"士兵们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岁!"声震山谷,惊起一群飞鸟。

朱祁镇看着这些热血沸腾的将士,心中暗暗发誓:这一次,他一定要带领他们走向胜利,绝不让悲剧重演。

---正统十四年七月,瓦剌大军南下。

边关急报如雪片般飞入京城。

乾清宫内,朱祁镇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折,神色凝重。

王振侍立一旁,欲言又止。

"陛下......"他终于忍不住开口,"此次瓦剌来势汹汹,不如......""不如什么?"朱祁镇抬眼看他,"不如像上次一样,躲在深宫里,任由将士们浴血奋战?"王振吓得跪倒在地:"老奴该死!"朱祁镇冷哼一声:"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