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气息随着寒风的减弱而渐渐浓厚,城市的喧嚣中夹杂着归家心切的脚步声。
周意坐在火车的窗边,目光穿过玻璃,凝视着窗外飞逝的景色。
他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家的渴望,也有对即将面对的家庭问题的忧虑。
火车的轰鸣声与车厢内的嘈杂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旅途交响乐。
周意的思绪随着这节奏飘回到了童年,那时的春节充满了欢笑和无忧无虑的玩耍。
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春节的意义似乎也在悄然改变,它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节日,而是成为了一个家庭关系的试金石。
周意的父亲周森,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地主家的儿子,经历了家道中落和社会的批斗,最终沦为一名泥瓦匠。
他的性格因此变得坚韧而实际,但同时也染上了不爱干净的陋习。
而他的母亲蔡娥,一个村里的村姑,只读过三年书,却以她的强势和细心维持着这个家。
她的手因为多年的劳作而变得粗糙,但脸上总是带着慈祥的微笑。
周意记得,小时候的春节,父母总是忙前忙后,准备年夜饭,而他则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放鞭炮,玩游戏。
但随着他渐渐长大,他开始注意到父母之间的争吵,那些因为生活琐事而起的争执,那些因为性格差异而产生的矛盾。
他开始意识到,春节的团聚并不总是充满欢笑,它也带来了家庭内部的紧张和冲突。
火车缓缓驶入了家乡的站台,周意收拾好行李,随着人流走出了车厢。
站台上,人们匆匆忙忙,有的拥抱,有的挥手,有的拖着行李赶路。
周意深吸了一口冷冽的空气,那是家乡特有的味道,既熟悉又陌生。
他走出车站,看到了父亲周森在不远处等候。
周森的身形比记忆中要佝偻一些,头发也更加花白。
他穿着一件旧夹克,手里拿着一顶破旧的帽子,脸上带着期待的微笑。
周意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快步走了过去,叫了一声:“老爸。”
周森看到儿子,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他迎上来,接过周意手中的行李,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你妈在家准备年夜饭呢,我们赶紧回去。”
周意点了点头,跟在父亲身后,两人一同走向停车场。
周森的车上弥漫着烟味和泥土的气息,这是他日常工作的印记。
周意坐在副驾驶位上,看着父亲熟练地驾驶着车辆,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他既为父亲的辛劳感到心疼,也为父亲的坚韧感到骄傲。
车子在乡间小路上行驶,两旁的田野和村庄渐渐后退。
周意的思绪再次飘远,他想起了母亲蔡娥。
她总是家里最忙碌的人,无论是做饭、洗衣还是照顾菜园,她总是亲力亲为。
她的强势和细心让这个家在风雨中依然稳固,但她的严厉也让周意从小就学会了如何避免冲突。
车子终于停在了家门口,周意下车,看着熟悉的院子和房子,心中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感觉。
这里曾是他成长的摇篮,记录着他的欢笑和泪水。
他深吸了一口气,准备走进家门,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和家庭的团聚。
门开了,蔡娥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她的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但眼角的皱纹和头上的白发却让周意的心微微一颤。
他走过去,抱住了母亲,说:“老妈,我回来了。”
蔡娥紧紧地回抱着儿子,眼中闪烁着泪花,她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她的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思念和期待。
周意走进家门,家中的一切都那么熟悉,却又似乎有些不同。
墙上挂着新的年画,桌上摆着新鲜的水果和糖果。
他知道,这些都是母亲为了迎接他回家而精心准备的。
晚饭时间,一家三口围坐在饭桌前,蔡娥不停地给周意夹菜,周森则讲述着村里的新鲜事。
周意边吃边听,偶尔插话,但他的心思却始终飘忽不定。
他知道,这个春节,他不仅要享受家庭的温暖,还要面对和解决那些一首回避的家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