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了这么些时日,叶芊语的精神好多了。
没有了现代社会加不完的班,她的头疼消失了,睡眠质量提升了一百倍,心也不再烦闷。
这个古代世界格外宁静,外面的空气清新,河水清澈见底,(鸟儿在枝头欢唱,野花成片绽放,草木郁郁葱葱)风中满是花香。
夜晚,池塘边和稻田里传来阵阵蛙鸣,抬头便是满天繁星,月亮又大又亮,与白天相比也不遑多让。
今日,奶奶蒋梦淑捡了许多扁螺蛳回来,在水里养几天,再加上小鱼小虾贝干,放点葱和韭菜,又是一道美味的下饭菜。
家里贫穷,买不起肉,父母长辈只能想方设法给孩子弄各种吃的,补充营养。
日子再辛苦,也还是要过下去。
小陶罐里有一条不好吃、有条纹的小观赏鱼,那是她的新玩具,她还弄了点水草给鱼吃。
天气有些凉了,河水也有些冷。
家里的老黄牛生了只小黄牛,叶芊语正坐在草地上看牛。
此刻,她坐在草根上发呆,或躺在草地上看蓝天白云,云朵变幻万千,犹如捉迷藏一般。
牛儿在一旁安静地吃草。
哎呀,这样的日子真是太享受了,虽然没有大鱼大肉,但却悠闲自在。
旁边也有看牛的大人和小孩……在田间,人们忙着挖地干农活;山上,有人在刮松毛、修剪枝干。
回家路上,打水的、河边洗衣服的、做饭的、劈柴的,好不热闹。
每一家都有很多人,满满当当的。
不像现代,大房子里往往只住着一两个老人,孩子都在外面工作上学。
老人年纪大了,买菜不方便,还得托人买,每天坐在门口一坐就是一整天,也不知道在等谁,守候着什么。
老了也干不动什么活,地也荒在那里了。
恰逢今日赶集,母亲小春带回了一只纯白色的小狗,像小狐狸,只是耳朵没那么长,眼睛滴溜溜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家。
“千语,这小狗给你解闷,给它起个名字吧。”
母亲笑着把她叫到跟前。
“母亲,它的颜色又白又亮,眼睛也好看,就叫白玉吧,希望它能多捉老鼠。”
“开饭啦!”
奶奶喊道。
桌子上摆着一道用扁螺丝炖的汤,里面还有一只老母鸡,用作汤底,清汤里飘着香气。
桌上还有好几样青菜,白菜、蘑菇、土豆、窝苣、云蓄,火锅真是太丰盛了。
还有她爱吃的鸡蛋番茄,里面加了糖,真是有心了。
这段日子,家里人为了给她补充营养,连下蛋的老母鸡都杀了。
一家人整整齐齐地一起吃饭,特别热闹…看着桌子上丰盛的饭菜,叶芊语心里清楚,这都是家人对她的关爱。
但下蛋的鸡都杀了,也让她意识到家里的经济状况可能比较紧张,得赶紧想办法挣钱才是要紧事。
眉头微微皱起,陷入沉思,心里暗暗打算着如何为家里出一份力。
晚饭后,叶芊语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母亲:“娘,咱们不能坐吃山空,得找点挣钱的法子才行。”
母亲小春点了点头:“千语,你说得对,可咱们能做些什么呢?”
叶芊语想了想,说:“我可以做些手工活拿去卖,或者去山里采药、摘果子拿到集市上去卖。”
母亲听了,欣慰地笑了:“好孩子,你能这么想,娘很欣慰。
咱们一起努力,让日子越过越好。”
第二天,叶芊语便开始行动起来。
她利用空闲时间做了一些精美的手工艺品,还跟着村里的老人学习采药和辨认果子的技巧。
每天早出晚归,虽然辛苦,但一想到能为家里分担压力,心里就充满了动力。
日子一天天过去,叶芊语的努力也渐渐有了回报。
家里的生活渐渐有了改善,她也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白玉,也在她的悉心照料下长大了许多,成了她最忠实的伙伴。
诗一首:《贫居》家贫少食忧,灶冷炊烟稀。
破衣难蔽体,空腹响如雷。
生活之苦,跃然纸上啊。
《饥寒》少食腹中空,寒夜瑟瑟风。
薄衾难抵冷,蜷身盼天明。
此等景象,实是令人心酸。
垂下眼眸,语气沉重,愿世间再无饥寒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