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春是一位带着五岁儿子阿牛生活的年轻寡妇。
她住在江南的一个安静小村子里。
阿春的丈夫早年去世,为了养活儿子,她每天到河边帮别人洗衣服。
虽然生活艰苦,但母子俩相依为命,日子还算平稳。
一天早上,阿春像往常一样到村外的河边洗衣服。
就在她低头搓衣服时,忽然被岸边的一抹红色吸引住了。
那是一只绣花鞋。
鞋子通体鲜红,鞋面上用金丝绣了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凤凰的羽翼层层叠叠,似乎随时会振翅腾空。
金丝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芒,宛如流水般流转。
鞋子看上去几乎是新的,鞋底干净,似乎没有被穿过几次。
阿春愣了一下,觉得有些奇怪,但还是捡了起来。
“真漂亮,要是能找到另一只就好了,说不定能卖些钱。”
阿春心里这样想着,虽然有些不安,却还是将鞋子放进了她的洗衣篮。
她没有注意到的是,当她捡起鞋子的那一刻,周围的风似乎突然停了下来,河水也变得平静得诡异。
一阵阴冷的寒意不知从何处升起,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掠过她的脖颈。
当天晚上,阿春将鞋子擦干净后,随手放在了床边。
阿牛问她:“娘,这鞋是给谁的呀?”
阿春笑着摇摇头:“不是给谁的,娘拿回家看看,说不定能用得上。”
夜里,阿春哄阿牛睡下后,也和衣而眠。
半夜里,她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
“咚……咚咚……”敲门声断断续续,声音很轻,仿佛是有人用手指敲着门板。
阿春皱了皱眉,心里不禁有些发慌。
她的脑海里冒出各种念头:是野猫?
是风?
还是……其他什么东西?
她用手紧了紧披在身上的外衣,试图平复心跳,却发现心底的恐惧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
“不会有事的,一定是错觉。”
阿春低声自语,但双手却忍不住微微颤抖。
她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地走到门边,推开门一看,门外漆黑一片,没有人。
西周寂静得可怕,只有风吹动树枝的沙沙声。
阿春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背窜上来。
她匆匆关上门回去睡觉。
然而刚躺下没多久,敲门声又响了起来。
“咚……咚咚……”这一次,敲门声似乎比刚才更急促了一些。
阿春心里有点发毛,抱紧了熟睡的阿牛,小声自语:“不会是我今天捡的那只鞋子有什么问题吧?”
她不由得看向那只放在床边的绣花鞋。
在月光的映照下,红色的鞋面看上去异常鲜艳,鞋上的凤凰似乎有些微微的亮光,像活了一样。
就在这时,她仿佛听见了一阵轻微的笑声,从鞋子那边传来,若有若无,像风划过树叶的低吟。
阿春浑身发冷,强忍着心里的不安,闭上眼睛,假装没有听见。
第二天一早,阿春起身后,看向床边的绣花鞋,却发现它不见了!
她心里猛地一惊,连忙在屋里翻箱倒柜地寻找。
她先是在床下摸索,却只碰到了一层薄薄的灰尘;接着她拉开柜门,将里头的衣服一件件翻出,甚至跑到厨房和屋外的柴堆旁查看。
然而,鞋子始终不见踪影。
正在她满头大汗时,目光忽然扫到了门槛。
鞋子整整齐齐地摆在那里,像是被人刻意放好的。
鞋底沾满了泥土,像是被人穿出去过一样。
阿春心里一阵发冷。
昨天她明明把鞋放在床边,怎么可能自己跑到门槛上去?
而且这泥土是从哪来的?
她越想越害怕,觉得这鞋子不吉利,便打算将它丢掉。
她带着鞋子走到河边,正准备把它扔进水里,但就在这时,她低头看到河水中倒映出的自己。
河水平静如镜,但她的倒影却显得有些扭曲。
就在这时,她看见自己倒影的旁边,多出了一双脚!
那是一双穿着红绣花鞋的脚,紧贴着她的影子。
阿春吓得猛地回头,身后却空无一人。
她的手一松,绣花鞋掉到了地上。
就在这时,河水中传来了一阵低低的声音,像是有人在说话:“还给我……”那声音沙哑冰冷,如同生锈的铁器在地上摩擦。
阿春吓得拔腿就跑,连鞋子也顾不上捡了。
当晚,阿春早早地锁好门窗,哄着阿牛睡觉。
然而夜深时分,屋子里忽然响起了轻轻的脚步声。
“啪嗒……啪嗒……”声音很轻,但在夜晚的寂静中格外清晰。
阿春一开始以为是阿牛醒了,便轻声叫了几声:“阿牛?”
没有人回应。
她转头看去,阿牛正睡得香甜。
脚步声却还在继续,似乎正在向她的床边靠近。
她鼓起勇气坐起来,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这一看,她的心差点跳出来。
那只红色的绣花鞋,正静静地躺在床边,而鞋尖正对着她。
阿春屏住呼吸,手心冒汗,强忍着心里的恐惧慢慢挪到床边,想把鞋子踢开。
但就在这时,她发现地板上多出了一行湿漉漉的脚印。
脚印从门口一路延伸到床边,最后停在了那只鞋旁。
更可怕的是,这些脚印似乎还在慢慢扩大,就像有人刚刚站在那里,水渍正在晕染开来。
阿春再也忍不住了,抱起阿牛冲出了屋子,首奔村里的李婆婆家。
村里的李婆婆是一位年过七十的老人,精通各种民间禁忌和传说。
阿春颤抖着把这些天的怪事告诉了李婆婆。
李婆婆听完,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这鞋子是哪来的?”
李婆婆问。
“在河边捡的。”
阿春声音发抖。
李婆婆叹了口气:“难怪会出事。
听说半个月前,有个姑娘穿着红嫁衣跳河自尽。
这姑娘原本订了一门亲事,但未婚夫突然悔婚,还对她恶语相向。
她受不了村里人的议论,便在成亲当日穿着嫁衣投了河。
她的家人觉得丢脸,不仅不为她申冤,甚至连尸体也没捞,让她的怨气无处释放。
这样的冤魂,怨气最重,凡是她的东西都不能碰。
你捡了她的鞋子,她自然不会放过你。”
阿春吓得差点跪下:“那怎么办?
她会不会害了我和阿牛?”
李婆婆拿出一炷香和一些纸钱,递给阿春:“把鞋子带回河边去,烧些纸钱,求她原谅。
记住,一定要诚心。”
当晚,阿春在李婆婆的陪同下,带着绣花鞋来到河边。
河岸冷风阵阵,月光洒在水面上,显得格外寒冷。
阿春跪在河边,将鞋子放在水边,然后点燃了纸钱,双手合十。
“我不是故意捡您的东西,只是无心之过。
求您放过我和我的孩子。”
烧纸钱的火光渐渐熄灭,河水突然泛起了涟漪。
阿春抬起头,看到水中浮现出一张模糊的脸。
那是一张年轻女子的脸,五官扭曲,双眼怨毒地盯着她。
女子张开嘴,声音沙哑:“还……我……命……”李婆婆连忙撒了一把米,朝河水大声喊道:“鞋子己经还你了,别再纠缠人!
去阴间报到吧!”
女子的脸渐渐沉入水中,河面恢复了平静。
从那以后,阿春和阿牛再也没有遇到怪事。
但为了彻底心安,阿春特意请来村里的一位懂得驱邪的老人,给屋子周围撒了灰线,并挂上了桃木符。
她还烧香拜佛,每天早晚在家门口念经,祈求平安。
即便如此,村子里的人都说,每到月圆之夜,河边都会传来低低的哭声,有人看到穿红衣的女子在岸边徘徊。
村民们再也不敢靠近那片河滩,生怕招惹到不该碰的东西。
阿春常常警告阿牛:“记住,不是你的东西,千万别捡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