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的一个小山村,有一对夫妻,陈大山和林秀。他们有个可爱的儿子叫小虎,
一家人虽日子过得清苦,却也其乐融融。然而,命运却在小虎五岁那年,
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小虎在一次赶场时,不慎被人贩子拐走,
陈大山和林秀心急如焚,四处寻找,却始终没有儿子的下落。绝望之下,他们离开了家乡,
一路乞讨,一路打听小虎的消息,不知不觉来到了贵州的一个偏远山村,名叫清平村。
两人身心俱疲,再也走不动了,便在村里的破土地庙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四十年,
村里人都亲切地喊他们陈爷爷、陈奶奶。一天,临近中午,林秀去喂鸡,突然一阵头晕目眩,
眼前一黑,摔倒在地,额头磕在石头上,鲜血直流。陈大山在地里干活,
左等右等不见林秀送饭来,便赶忙回家,发现了受伤的林秀,
心急如焚地背起她就往村里的赤脚医生李大叔家跑。李大叔连忙救治,林秀这才悠悠转醒。
李大叔对陈大山说:“幸亏你回来得及时,再晚一会儿,林秀可就危险了。
” 这句话让陈大山后怕不已,晚上,他抽了几口旱烟,
对林秀说:“我打算把那头老黄牛卖了。” 这头老黄牛是他们家的宝贝,一直帮着干农活。
林秀瞪大了眼睛问:“卖了牛,以后怎么种地啊?” 陈大山说:“不种了,
我种了几十年地,也累了。以后就种点房前屋后的小菜,够我们吃就行。
我想带你去城里的大医院看病,你这头晕的毛病,可不能再拖了。” 林秀想了想,
说:“你要是真要卖,这牛怎么也得卖 800 块。” 陈大山点头道:“那是自然,
少一分都不卖。卖了牛,给你看病。”第二天一大早,陈大山牵着牛来到山上,
让老黄牛吃了最鲜嫩的青草。回家后,林秀已经做好了饭,还准备了干粮和水。吃好早饭,
林秀把家里攒的钱都拿出来,放在陈大山的包袱里,嘱咐道:“老头子,路上要是饿了,
就买点吃的。” 陈大山点点头,摸摸老黄牛的背说:“老伙计,你可得争点气,
卖个好价钱,好给奶奶看病。” 说完,便牵着牛上路了。清平村不通车,
要走十几里山路才能到公路上搭车进城。老黄牛似乎知道要被卖掉,走得格外慢,
陈大山心疼它,也不催促,就这么慢慢走着,直到快中午才走到公路边。到了公路上,
陈大山把牛牵到河边,对牛说:“喝点水,吃点草,等会儿上车可就没机会了。
” 老黄牛像是听懂了,先是在河里打了个滚,然后大口大口地喝水、吃草。陈大山看着牛,
自己也觉得饿了,便拿出一个馒头吃起来。人和牛都吃饱喝足后,
陈大山就牵着牛到路边拦车。等了好久,终于来了一辆拖拉机,陈大山赶忙站到路中央挥手。
司机探出头来,陈大山着急地问:“师傅,能搭个车吗?”“您去哪儿啊?
”“我去城里卖牛,这牛都快晒中暑了,您看这可咋办?” 陈大山焦急地说道。
司机看了看牛,又看看陈大山,面露难色:“我这车只到前面的三岔口,您这么大年纪,
牵着牛去城里干啥呀?”陈大山叹了口气:“我老伴病了,急着卖牛换钱给她看病。
”司机想了想,说:“这样吧,等我到三岔口卸了货,送您去城里。
要是我能从城里拉点货回来,这趟您就白坐;要是拉不到,您就给 5 块油钱,行不?
”陈大山连忙答应。拖拉机到城里的牛市时,已经下午了。陈大山把牛牵下车,
正准备掏钱给司机,司机往前一看,说:“您先别急。” 这时,过来一个年轻人,
问司机:“师傅,我有批货要拉到三岔口,去不去?”司机连忙说:“去,去!
” 又转身对陈大山说:“您卖牛去吧,我有生意了,不收您钱。”陈大山惊喜万分,
对老黄牛说:“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老黄牛也 “哞哞” 叫了两声。牛市上,
陈大山的老黄牛体格健壮,十分显眼。刚把牛牵进去,就有个瘦瘦的农民走过来,
围着牛转了几圈,问:“老人家,这牛卖多少钱啊?” 陈大山先伸出八根手指,
又伸出一根手指,瘦子摇摇头说:“810?贵了贵了,我最多出这个数。
” 他伸出五根手指。陈大山直摇头:“不卖,我这牛可壮实了,耕地一把好手,
跟着我这么多年,从来没掉过链子。”“牛是好牛,可我真出不了那么多,就这个价,
行就行,不行我就走了。” 瘦子说着,作势要走。这时,
旁边一个扛着锄头的人凑过来:“老人家,这么好的牛,咋舍得卖啊?
”陈大山无奈地叹了口气:“唉,不是我舍得,是我老伴病了,急着用钱看病,
不然我哪会卖它。”扛锄头的问:“您儿女呢?”陈大山摸了摸牛的头:“要是有儿女,
我还卖什么牛啊。我都七十多了,就指望这牛了。
”扛锄头的感慨道:“您都七十多了还这么辛苦。
” 之前那个瘦子见扛锄头的和陈大山聊得火热,生怕牛被买走,连忙说:“老人家,
700 块,行不?您总得让我还还价。”陈大山想了想,说:“行吧,
700 块就 700 块,整数也好算账。” 瘦子高兴地掏钱,
数了七张百元大钞给陈大山。陈大山接过钱,仔细验了真伪,把牛缰绳递给了瘦子。
瘦子牵着牛刚要走,陈大山突然想起什么,拦住他问:“兄弟,你买这牛回去干啥用啊?
”瘦子一听,兴奋地说:“我儿子要结婚了,我打算把牛卖了,再添点钱,
给儿子办个风风光光的婚礼。”陈大山一听,脸色变了,他拉住瘦子的手,哀求道:“兄弟,
你还是把牛退给我吧。你儿子结婚是喜事,可这牛就像我的亲人,我实在舍不得卖它。
你要卖它去办婚礼,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瘦子愣了一下,
随后笑道:“您这老人家对牛感情这么深,我要是买了杀了,也太不近人情了。行,
我不要了。” 说完,把缰绳还给了陈大山。陈大山连忙把钱还回去,瘦子接过钱走了。
这时,旁边一个带着孩子的妇女走过来,说:“老人家,您这牛可真好。
” 陈大山看了看她,说:“是啊,力气大,又听话。”“可惜我今天带的钱不够,
不然肯定买下来,我们家种地就缺这么一头好牛。” 妇女围着牛转了转,一脸遗憾。
“这位妹子是个实在的种地人。” 陈大山说,“大热天的,咋还带着孩子出来啊?
别晒着孩子。” 虽然妇女不像是马上能买牛的,可这话让陈大山觉得亲切,
便和她聊了起来。“带孩子来城里看病,哪晓得大医院看病这么贵,我就带了 300 块,
光检查就花了 100 多,医生说要住院,让我明天再带钱来。”“大医院看病是贵。
你家孩子看着挺健康的,咋生病了?”“唉,我这孩子小时候发烧,没及时看好,
落下了病根,走路一瘸一拐的。这次又不小心摔了一跤,腿伤更严重了。” 妇女说着,
心疼地摸了摸孩子的头。陈大山看着孩子,心里也不好受,问:“那可咋办呢?
”妇女说:“今天看不成了,只能先回去,明天凑钱再来。这不,趁着等车,
来牛市看看有没有便宜的农具。”“你这话我爱听,种地人就该想着种地的事。
” 陈大山又对妇女多了几分好感,他摸了摸孩子的腿,说:“你家孩子这腿,得好好治。
你家有草药吗?有些草药对跌打损伤很有用。”妇女苦笑着说:“我们家穷,哪有什么草药。
”“要是有就好了,像田七、接骨草这些,对治腿伤很有帮助。我年轻的时候也摔过腿,
就是用草药治好的。”“真的啊?那我回去找找看。老人家您懂得真多。”“呵呵,
都是些老经验。对了,你听说过清水镇的张神医吗?他治跌打损伤可厉害了,
好多人都找他看好了。”“张神医?我听说过,就是不知道他住哪儿,您知道吗?
”“他就在清水镇,从三岔口下车往左走,大概七八里路就到。你到三岔口一问就知道。
”“那太好了,明天我一早就去。” 妇女很高兴,又说:“老人家,您这牛我是真喜欢,
能不能给我留着?明天我一定带钱来买。”“这……” 陈大山看看天色,有些为难。
妇女见状,想了想,说:“老人家,我今天就剩 100 块了,给孩子看病花得差不多了。
您看这样行不?我把这 100 块押您这儿,您把牛给我留着。
我明天先带孩子去清水镇看病,看完就带钱去您家牵牛。我家就靠种地,有了这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