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童年那些有趣的事儿第二部

第三章 老槐树与灶膛里的千年故事

发表时间: 2025-05-24
一、雪地里的古早课堂正月初七的雪粒子打在老槐树皴裂的树皮上,九灵娃缩着脖子往太爷爷身边靠了靠。

老人的旱烟袋锅子冒着淡蓝的烟,在风里画出弯弯曲曲的线,像极了鞭炮炸开时的火星轨迹。

“知道为啥过年要放炮不?”

太爷爷突然开口,烟袋杆儿敲了敲石桌,惊飞了两只啄食的麻雀。

金波把冻得通红的手藏在棉袄袖里,眼睛盯着老人指间的烟袋:“因为要赶年兽!”

他上周刚在课本里读过这个传说,此刻说得底气十足。

太爷爷却摇摇头,指节敲了敲石桌上的裂纹:“早年间啊,咱老祖宗住山洞,冬天没啥吃的,就怕山里头的野兽来抢。

有回烧火时,竹子掉进火堆‘噼啪’炸开,野兽吓得撒腿跑。

后来人就知道了,这响动静能壮胆,比刀枪还管用。”

九灵娃听得入神,忽然发现石桌缝隙里嵌着块焦黑的碎瓷片,形状竟像半截鞭炮。

他伸手去抠,太爷爷突然握住他的手:“这石桌还是你太姥姥那辈儿的,早年闹饥荒时,你太姥爷拿它当案板切过树皮。

有年三十夜里,外头狼嚎得凶,你太姥姥把最后半挂鞭炮拴在桌腿上点着,那响声啊,震得墙缝里的土都往下掉。”

二、灶膛火光里的另一个传说小铃铛蹲在灶台前,看母亲把揉好的面团放进蒸笼。

松木柴在灶膛里噼啪作响,火星子偶尔溅出来,吓得她慌忙往后躲。

“娘,介子推真的是被火烧死的吗?”

她想起昨天在祠堂里看见的壁画,那个背着老母的男人被浓烟包围,旁边画着几棵炸开的竹子。

母亲用围裙擦了擦手,往灶膛里添了根粗柴:“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出山,放火烧山,哪知道那小子死心眼,抱着树不肯走。

满山的竹子被烧得‘噼里啪啦’响,老百姓听着心疼,后来就把这响声当成替他喊冤了。”

蒸笼盖上冒出白雾,母亲突然笑起来,“你舅小时候调皮,把鞭炮塞进灶膛,结果‘砰’的一声,蒸好的馒头全蹦到房梁上了。”

小铃铛想象着白胖馒头在房梁上打滚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

她伸手摸了摸灶膛边的鞭炮堆,指尖蹭到点红色粉末——那是“大地红”的碎屑。

母亲说过,火药是老祖宗的发明,比洋人的烟花早了几百年。

她突然想起九灵娃说的“文化礼物”,偷偷把一片印着“福”字的鞭炮纸塞进围裙兜。

三、年夜守岁的庄重时刻除夕夜里,九灵娃家的堂屋亮如白昼。

爷爷把“千响红”鞭炮绕在竹竿上,红纸上的“吉祥如意”西个大字被灯光照得发亮。

“零点整放,一秒都不能差。”

爷爷戴着老花镜检查引线,棉鞋边堆着几枚“二踢脚”,像列队等待检阅的士兵。

金波趴在窗台上数星星,忽然看见隔壁小翠家的灯笼晃了晃——她正抱着个竹筐往院子里走。

“肯定又给芦花鸡送夜宵了。”

他嘟囔着,鼻尖却嗅到一缕若有若无的火药味。

远处传来零星的鞭炮声,像夜空中散落的星子,忽明忽暗。

“五、西、三……”全家的倒计时声里,九灵娃攥紧了爷爷的衣角。

火柴擦燃的瞬间,他听见自己心跳如鼓。

“嗵——啪!”

第一枚“二踢脚”窜上夜空,紧接着“噼里啪啦”的炸响铺天盖地而来,震得玻璃窗嗡嗡作响。

爷爷举着竹竿的手稳如磐石,红纸屑随着火星子漫天飞舞,落在院角的雪人头上,像戴了顶燃烧的皇冠。

西、雪地里的“古法实验”大年初一清晨,林三在竹林里锯了截竹筒。

“太爷爷说,最早的爆竹就是竹子做的,咱也试试!”

他把竹筒埋进雪堆,往里头撒了把从鞭炮里剥出的火药,引线是用棉线浸过蜡油的。

九灵娃举着香靠近时,手腕比上次点“二踢脚”还抖:“要是炸不响,会不会被年兽笑话?”

“不会!”

小翠突然插话,她刚给芦花鸡喂完食,围裙兜里还揣着半把玉米粒,“介子推躲的绵山,说不定就跟咱村后坡一样,全是竹子。”

林三冲她比了个噤声的手势,香头己经碰到引线。

“滋——”青烟冒起的瞬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砰!”

爆炸声比预想的更沉闷,却惊得竹林里的麻雀扑棱棱全飞起来。

竹筒碎片溅进雪堆,露出里面焦黑的火药痕迹。

金波捡起一块带竹节的碎片,发现内壁上有细密的纹路,像年轮,又像鞭炮炸开的波纹。

“这响声真能替古人喊冤吗?”

小铃铛望着远处的山,山顶的积雪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仿佛藏着千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