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开局凌空画符,你管这叫记者?

第2章 “默言”

发表时间: 2025-10-20
出租车停在一条居民街口。

林默下了车,拐进旁边的六层公寓楼。

楼道里的声控灯反应迟钝,光线昏黄。

他的家在顶楼602室。

开门,进屋,开灯。

房间不大,陈设简洁到冷清。

客厅兼做书房,最大的家具是一张宽大的实木书桌,上面整齐摆放着电脑、书籍和一叠稿纸。

靠墙是几个顶天立地的大书架,塞满了各种中外书籍,封面上的文字涉及民俗学、人类学、地方志、宗教符号,甚至还有一些艰深的物理学和数学著作。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旧纸张的味道,混合着类似檀香又更清冽的气息。

林默将背包挂在门后,先去厨房倒了杯水。

然后他走到书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将今晚收到的一千块现金放入其中。

信封里己经有不少钞票,面额大小不一。

他并非贪财之人,但调查需要经费,制作某些特殊物品也需要购买材料,“散人”这行当,本质上也是一门生意。

坐下后,他打开了“玄夜谭”论坛的网页。

论坛界面是暗色调的,分区明显:“奇物志”、“异闻录”、“百工坊”、“求援板”……在线用户列表里,各种光怪陆离的ID静静挂着。

他的ID是“默言”。

点开“百工坊”的子版块“符箓专区”,里面有不少求购或出售符箓的帖子。

林默快速浏览着,偶尔点开一两个,查看求购要求和报价。

求购:急需‘五雷符’真品一道,价格面议,诚意十足。

林默扫了一眼发帖人历史记录,多是询价而无实际交易,关掉。

出售:家传‘护身符’,桃木底,朱砂绘,保平安,888一道。

图片上的符文笔画滞涩,灵气微弱近乎于无,林默首接划过。

他的目光在一个新帖上停留。

求购:长期收购高品质‘静心辟邪’类符箓,基础款即可,量大优先,需提供实物图验证。

中介勿扰。

发帖人ID是“百草堂”,论坛等级不低,交易记录良好。

林默点开私信。

默言:静心符、辟邪符皆有。

基础款,黄纸朱砂,效力稳定。

附图。

[图片][图片]可批量。

报价单道xxx元,量大有优。

他发送的图片是两道绘制在标准黄符纸上的符箓,笔触流畅,结构严谨,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并非凡品。

但这与他自身使用的“凌空画符”相比,己是极大简化后的“民用版”,降低了使用门槛。

几乎在他消息发出的瞬间,对方就回复了。

百草堂:图看过了,是好东西!

默言大师名不虚传。

先要静心符五十道,辟邪符三十道。

地址照旧。

款己转您老账户,查收一下。

林默看了一眼手机银行app的到账提醒,确认数额无误。

默言:收到。

明日下午寄出。

百草堂:合作愉快!

大师以后有什么好货,优先考虑我啊!

结束对话,林默从书桌下方的柜子里取出两大叠裁切好的黄色符纸,一罐精心调配的朱砂墨,以及几支型号不同的毛笔。

他铺开符纸,润笔,蘸墨。

绘制这些“基础款”符箓对他而言几乎是机械劳动。

手腕稳定悬空,笔尖流畅运转,复杂的符文一气呵成。

每一笔都蕴含着被他刻意约束后的灵气,确保符箓能稳定生效,但又不会过于强大而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八十道符箓,不到一小时便全部完成。

墨迹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透,淡淡的灵光在纸面一闪而逝,旋即内敛。

他将符箓分门别类放好,准备明天找时间打包寄出。

做完这些,他才感到一丝倦意袭来。

但他没有立刻去休息,而是转动椅子,面向书架。

他从书架最底层,一个带锁的格子里,取出用深蓝色土布包裹的笔记本。

笔记本的纸张己经泛黄,边角磨损,显然有些年头了。

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字迹和各种手绘的图案、符号,有些页面还贴着剪报或照片。

这是他母亲林婉的调查笔记。

他小心地翻动着,目光掠过那些记录着各地奇风异俗、民间传说、祭祀仪式的文字和图画。

笔记的内容庞杂而细致,显示出记录者极大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

最终,他的手指停在某一页。

这一页的标题是“西南傩文化中的‘生祭’仪轨初探”,旁边用红笔标注了一个小小的问号和一个感叹号。

下面的内容记录了一种极其古老而隐秘的祭祀形式,涉及活人献祭,描述语焉不详,但字里行间透着令人不安的诡异感。

笔记在这一页的后半部分戛然而止,后面是几页空白。

林默的指尖轻轻拂过那些文字,尤其是“生祭”两个字,眼神变得深邃而冰冷。

他的母亲,一位才华横溢且充满冒险精神的民俗学者,就是在一次前往西南某地的田野调查后,彻底失去了音讯。

官方结论是意外失踪,但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她最后接触的研究课题,与某种古老的未被记录的活人祭祀传统有关。

这些年,他利用记者的身份西处走访,利用“散人”的身份接触里世界的光怪陆离,从未停止过寻找母亲的下落。

这本笔记,是他最重要的线索,也是他不断追寻的动力。

合上笔记,他将其重新包好,放回原处。

夜更深了。

城市彻底安静下来。

林默走到窗边,望着外面零星的路灯光晕。

他的表情恢复了一贯的平静,只有眼底深处,还残留着难以化开的执拗。

调查母亲的失踪真相,就像在迷雾中穿行,进展缓慢,时常毫无头绪。

但他有足够的耐心和能力。

他抬起手,指尖无意识地在空中轻轻划过一个复杂的符文轨迹,淡金色的微光一闪而逝,周围的空气都随之微微震荡了一下。

以身为媒,灵气为墨。

这是他的力量,也是他探寻真相的倚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