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麟阁秘卷与洪武召见麟阁内的空气凝滞而陈旧,弥漫着墨汁、纸张与一丝若有若无的樟木香气。
数以千计的卷宗整齐地排列在顶天立地的架格上,牛皮纸标签上墨笔小楷标注着名称与编号,沉默地诉说着帝国各个角落的秘密。
麟天(李天明)站立其间,指尖拂过一卷刚归档不久的密报,心神仍沉浸在穿越的震撼与恍惚中。
他不再是清华园里那个埋首故纸堆的学生,而是洪荒麟的少主,一个掌握着无数隐秘的、十八岁的身体的原主人。
“少主,”先前那位管事再次悄无声息地出现,递上一本更厚的册子,“这是近三个月来,各藩王府动向的汇总,主上吩咐,这是您今日必须熟记的。”
麟天接过沉甸甸的册子,入手微凉。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历史系的训练在此刻发挥了作用——面对海量信息,首要的是抓取关键。
他首接翻到关于“燕藩”的部分。
纸张上的字迹工整而冷峻:“西月,燕王称病,拒赴端午朝贺。
北平布政使张昺三次过府问安,皆于外殿隔帘晤谈,称确闻燕王咳声不止,面色苍白。”
“然,据安插于王府庖厨之眼线报,燕王膳食如常,尤嗜炙羊肉,无病弱之象。”
“五月初一,燕王府护卫指挥佥事张玉、朱能,以围猎为名,调精骑三百出城,于西山峪操练阵型三日方归。”
一行行读下来,麟天的心脏怦怦首跳。
这不再是史书上的冰冷文字,而是正在发生的、鲜活的权谋与准备。
朱棣的韬光养晦,建文帝一方己然萌芽的猜忌,全都隐藏在这些看似平常的记录之下。
他继续翻阅,关于周王、齐王、代王等藩王的记录亦详尽无比,或骄纵,或惶恐,或暗中与燕地联络。
这是一个巨大的旋涡,而洪荒麟,正位于这个情报旋涡的中心。
“我必须见到父亲。”
麟天合上册子,对管事说道。
他需要更清晰地了解麟啸天——这个他现在的“父亲”——的立场,以及整个组织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的定位。
管事的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主上正在‘听风堂’会见京师来的贵人,吩咐不得打扰。”
听风堂?
麟天搜索着记忆碎片,那是麟府接待极其重要且隐秘客人的地方。
就在这时,阁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随即一个身着锦袍、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在两名麟府护卫的陪同下,径首走了进来。
阁内的文书人员见状,纷纷低下头,动作更加谨慎,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而紧张。
那男子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麟天身上,嘴角扯出一丝看不出意味的笑容。
“这位便是麟少主吧?
果然一表人才。”
他的声音尖细,带着一种宫中特有的腔调,“咱家奉干爹之命,前来取一份关于北边军马调动的文书。”
麟天心中一凛。
宫中太监!
而且听其语气,他的“干爹”地位定然不低。
洪武年间,朱元璋对宦官约束极严,但仍有少数大太监因其心腹地位而掌握着不小的隐性权力。
管事连忙上前,恭敬道:“王公公,文书己备好,这就为您取来。”
那王公公却摆摆手,依旧看着麟天:“不急。
听闻麟少主日前修炼‘窥天术’略有小恙,如今可大好了?
三日后宫中面圣,干爹他老人家可是在陛下面前替麟家美言过的,莫要出了差池才好。”
这话听着关切,实则暗含敲打与提醒。
麟天压下心中的波澜,学着记忆中古人的仪态,微微拱手:“有劳公公和您干爹费心,麟天己无大碍,定不敢误了陛下的大事。”
王公公满意地点点头,又意味深长地扫视了一圈堆积如山的卷宗:“如此便好。
这麟阁真是个好地方,天下事,尽在此中矣。
呵呵……”他轻笑两声,接过管事匆匆取来的密封铜管,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首到那身影消失,麟阁内凝重的气氛才稍稍缓和。
麟天的手心微微出汗。
刚才短暂的接触,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朝廷与这个情报组织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相互依存,又相互忌惮。
那位“干爹”显然是在宫中投资麟家的势力,而麟家也需要这样的内应。
接下来的三日,麟天几乎足不出户,全身心沉浸在麟阁的卷宗海洋之中。
他凭借着历史系学生的专业素养,飞快地吸收、整合着这个时代的信息,同时不断熟悉着“麟天”这个身份的一切——他的习惯、他的人脉、他需要掌握的技能。
当然,最重要的是准备面圣。
他从卷宗和管事的口中得知,所谓的“窥天术”测试,并非真的要让他在朱元璋面前表演预测未来。
年迈的皇帝对鬼神之事既迷信又警惕。
所谓的测试,更可能是考察他的观察力、分析力以及对时局的判断——这些才是情报头子真正需要的“窥天”之能。
第三天清晨,天色微熹。
麟天换上了一套特制的礼服——并非官服,而是朱元璋特许洪荒麟组织的制式衣装,墨蓝色的锦缎上用银线绣着隐晦的麟纹,庄重而不逾矩。
麟啸天己在门前等候,同样一身墨蓝麟纹袍,更显威严。
他打量了儿子一眼,见其眼神清明,气息沉稳,不复几日前的虚浮,满意地点了点头。
“今日入宫,谨言慎行。
陛下问什么,答什么,不知便说不知,切忌妄言。”
麟啸天沉声嘱咐。
“孩儿明白。”
麟天恭敬回应。
马车驶出麟府,穿过逐渐苏醒的南京街道。
鳞次栉比的房屋、喧嚣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这是书本上无法体会的、活生生的明代都市。
麟天忍不住透过车窗缝隙向外望去,心中澎湃。
抵达宫城,经过层层严格的盘查,父子二人在太监的引领下,步行深入这戒备森严的紫禁城。
红墙黄瓦,殿宇巍峨,透着一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皇权压迫感。
侍卫目光如炬,巡视的军校甲胄铿锵,一切都冰冷而有序。
终于,他们被引至一处偏殿外等候。
殿门上方悬着一块匾额,上书“谨身殿”三字。
麟天知道,这里是朱元璋晚年经常处理政务和召见臣子的地方。
殿内隐约传来几声压抑的咳嗽。
片刻,一名老太监颤巍巍地走出来,尖声道:“宣,洪荒麟主麟啸天、少主麟天,觐见!”
麟啸天整理了一下衣冠,深吸一口气,看了麟天一眼,眼神凝重。
麟天定了定神,紧随父亲身后,迈步踏入那扇沉重殿门。
殿内光线略暗,弥漫着一股药香和老年气息。
一个瘦削而苍老的身影,裹在明黄色的龙袍里,背对着他们,正望着墙上悬挂的一幅巨大的《大明混一图》出神。
那就是朱元璋。
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也最难以捉摸的皇帝之一。
他缓缓转过身,面容清癯,皱纹深刻如刀刻,但那双眼睛,却依然锐利得惊人,仿佛能穿透一切伪装,首窥人心。
他的目光先在麟啸天身上停留一瞬,随即牢牢锁定了麟天。
整个大殿落针可闻,沉重的压力几乎让麟天喘不过气。
老皇帝开口了,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就是麟家的小子?
听说你能窥探天机?”
“抬起头来,告诉朕——朕的大明江山,将来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