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瓦檐下的月光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9-29

第一章 拆与留的对峙初秋的雨裹着桂香,打湿了青石板巷。

沈知意蹲在“德仁里”38号的门廊下,指尖抚过墙面上风化的砖雕缠枝莲,

睫毛上沾着的雨珠轻轻晃。身后传来皮鞋碾过积水的声响,她没回头,

只听见一张A4纸“啪”地拍在随身画板上。“沈老师,这是星途集团的最终拆迁通知。

”男人的声音低沉,像浸了雨的檀木,“三天后,机械进场。”沈知意终于抬眼。

眼前的人穿深灰定制西装,衬衫领口系得一丝不苟,

左手腕上的腕表表盘在阴雨天里泛着冷光。他是陆承骁,星途集团负责旧改项目的总负责人,

也是这半个月来,她在拆迁办“蹲守”时最不想见到的人。“陆总,

”她把画板往怀里拢了拢,上面是连夜画的老宅院修复草图,

“德仁里是民国时期留存的完整里弄建筑群,38号更是唯一保留了原木质穹顶的院落,

拆了就再也没了。”陆承骁垂眸扫过那草图,线条细腻,连窗棂的雕花角度都标得精准,

可他只淡淡抬眉:“沈老师,我需要的是符合商业规划的可行性报告,不是艺术品。

”他指了指巷口已经围起的蓝色围挡,“周边七栋楼都已清场,38号是最后一户。

”“可它有历史价值!”沈知意站起身,雨水顺着她的发梢滴在白衬衫上,洇出小小的湿痕,

“我已经联系了文物局,他们下周就会来评估——”“来不及。”陆承骁打断她,

语气里没有丝毫转圜,“星途的工期卡到了下个月,延迟一天,违约金是七位数。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这是双倍的拆迁补偿款,签字后,

我让人帮你搬里面的修复工具。”沈知意看着那份印着“星途集团”红章的文件,

忽然觉得指尖发凉。她从大学毕业就跟着导师做文物修复,

三年前接手德仁里38号的志愿修复工作,这里的每一片瓦、每一根梁,都浸着她的心血。

可在资本的时间表里,这些“心血”似乎轻得像雨雾。她没接文件,只是重新蹲下身,

用袖子擦了擦墙面上的泥渍,露出砖雕里藏着的一朵小玉兰:“陆总,你看这里,

当年的工匠在缠枝莲里藏了十二种花卉,象征‘月月有景’。你真的要让这些东西,

变成推土机下的碎瓦?”陆承骁的目光落在那朵小玉兰上,喉结几不可察地动了动。

他想起小时候,奶奶家的老院墙上也有类似的雕花,只是后来拆迁时,

他连最后一眼都没来得及看。但这念头只闪了一瞬,他便收回目光,

将文件塞进沈知意手里:“沈老师,成年人的世界,没有那么多‘能不能’,

只有‘要不要’。”说完,他转身走进雨里,黑色的西装背影很快消失在巷口。

沈知意捏着那份文件,指节泛白,雨越下越大,把画板上的草图打湿了一角,

晕开的墨线像一道未干的泪痕。第二章 意外的共眠第二天清晨,

沈知意是被屋顶的漏雨声吵醒的。她在38号的西厢房搭了临时床铺,昨晚为了赶修复方案,

熬到了后半夜。她揉着酸胀的太阳穴坐起身,刚掀开帘子,

就看见院子里站着个熟悉的身影——陆承骁竟然来了,

还穿着一身和环境格格不入的黑色运动装。“你怎么进来的?”沈知意攥紧了身上的薄毯,

语气带着警惕。陆承骁指了指虚掩的大门:“没锁。”他手里拿着个文件夹,

目光扫过院子里堆着的修复材料,最后落在廊下挂着的一串晒干的桂花上,

“我来看看……你说的那些‘价值’。”沈知意有些意外,但还是迅速穿好衣服,

从厨房端出两杯热豆浆:“先喝口暖的,我带你看。”她领着他从正屋开始逛,

指尖划过木质穹顶的斗拱:“这是‘十字抱厦’结构,民国时期只有大户人家才用得起,

你看这些榫卯,没用一根钉子,却能撑几十年不塌。”她又走到东墙的壁画前,

轻轻拂过画面上的仕女图,“这是后期补绘的,但底色是 original原版的,

颜料里掺了朱砂和珍珠粉,现在已经没人这么做了。”陆承骁没说话,只是跟着她的脚步,

手里的笔在文件夹上写写画画。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沈知意的发梢上,镀上一层浅金,

她讲解时眼里的光,比他在任何商业谈判桌上见过的都要亮。逛到后院时,突然一阵风吹过,

头顶的老槐树落下几片枯叶,紧接着,“咔嚓”一声脆响——一根朽坏的房梁断了,

直直地朝沈知意砸下来!陆承骁几乎是本能地扑过去,把她往怀里一拽。

两人重重地摔在地上,房梁擦着沈知意的肩膀砸在旁边的石板上,碎成了两段。“你没事吧?

”陆承骁撑着地面,低头看着怀里的人,呼吸有些急促。沈知意的脸贴着他的胸膛,

能听到他剧烈的心跳声,鼻尖萦绕着他身上淡淡的雪松味,和昨天的冷漠截然不同。

她猛地回过神,推开他站起身,脸颊发烫:“我、我没事,谢谢你。”陆承骁也站起身,

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目光落在她被擦伤的手肘上:“这里得处理一下。

”他从运动装口袋里拿出一包创可贴,是草莓图案的,看起来和他的气质极不搭。

沈知意愣了愣,他有些不自然地别过脸:“早上帮邻居家小孩搬东西,他们塞给我的。

”沈知意接过创可贴,指尖碰到他的,两人都顿了一下。她低头贴创可贴时,

听见陆承骁说:“房梁朽成这样,你还敢住在这里?”语气里带着点她没听过的责备,

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修复到一半,走不开。”她小声说。那天下午,

陆承骁没提拆迁的事,反而帮着沈知意整理了院子里的材料,甚至笨拙地学着她的样子,

给木质构件刷防腐漆。夕阳西下时,沈知意看着他沾了漆渍的袖口,忍不住笑了:“陆总,

你这一身衣服,比我半年工资还贵吧?”陆承骁看了眼袖口,也笑了,

是那种带着点无奈的笑,和平时商场上的运筹帷幄判若两人:“没关系,

就当是……为‘历史价值’买单。”傍晚时,突然下起了暴雨,电闪雷鸣,

院子里的积水很快漫过了脚踝。沈知意刚想去关正屋的窗户,突然停电了,

整个屋子陷入一片漆黑。她“啊”了一声,不小心撞到了门框。“小心!

”陆承骁摸索着走过来,抓住她的手腕,“别怕,我带了手电筒。

”他从文件夹里拿出迷你手电筒,暖黄色的光打在两人之间,照亮了彼此脸上的神色。

“雨太大了,外面的路肯定淹了,你今晚走不了了。”沈知意看着窗外的雨幕,有些无奈,

“西厢房还有一张空床,你凑合一晚吧。”陆承骁没拒绝。那晚,两人在西厢房分睡两张床,

中间隔着一道布帘。沈知意听着外面的雨声,还有布帘那边传来的均匀呼吸声,忽然觉得,

这个原本让她防备的男人,好像也没那么冷漠。她不知道的是,布帘那边的陆承骁,

也睁着眼睛看了很久的天花板,

脑海里反复回放着白天扑过去救她的瞬间——那种心跳失控的感觉,他很久没体会过了。

第三章 藏在细节里的心动接下来的两天,陆承骁每天都会来38号。有时是早上来,

帮沈知意搬修复用的木料;有时是晚上来,带着外卖,和她一起在院子里就着月光吃饭。

他没再提拆迁的事,沈知意也没问,好像两人之间达成了一种默契。第三天下午,

文物局的人终于来了。领头的是沈知意的导师,张教授。张教授围着38号转了一圈,

连连赞叹:“小沈,你这修复工作做得扎实!这木质穹顶和壁画,确实有保留价值,

我回去就写报告,申请把它划入市级文保建筑。”沈知意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

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陆承骁,眼里带着点小得意。陆承骁迎上她的目光,嘴角微微上扬,

没说话,但眼里的笑意藏不住。送走张教授后,沈知意从厨房端出一碗桂花羹:“陆总,

谢谢你这两天没催我。”陆承骁接过碗,舀了一勺,

桂花的甜香在舌尖散开:“应该是我谢谢你,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他放下碗,

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我重新做的方案,把38号保留下来,

周边的商业楼调整设计,做成‘文保+商业’的综合体,既不破坏历史,也不耽误工期。

”沈知意惊讶地接过文件,里面的设计图详细标注了38号的保留范围,

甚至还加了一个小花园,和她之前草图里的想法不谋而合。

她抬头看向陆承骁:“你……什么时候做的?”“那天晚上在这儿住的时候,看了你的草图,

觉得可行,就找设计部改了。”陆承骁避开她的目光,假装整理袖口,

“不过能不能通过董事会,还得看下周的汇报。”沈知意看着他耳尖的微红,

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调整设计方案意味着要重新计算成本、协调各方,

肯定费了不少劲。她没说谢谢,只是把自己做的桂花糕推到他面前:“这个给你,

下周汇报加油。”陆承骁拿起一块桂花糕,咬了一口,甜而不腻,像此刻的心情。

一周后的董事会汇报,陆承骁特意把沈知意也带去了。会议室里,董事们看着调整后的方案,

有人提出质疑:“保留那栋老房子,会增加近三分之一的成本,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