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棠溪镇的小棠与满院甜香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9-20

第一章 清晨的蜜罐与沾糖的小爪子棠溪镇的清晨是被甜香叫醒的。青石板路还沾着露水,

巷口老槐树的影子斜斜地铺在墙上,

林阿婆的厨房已经飘出了青梅蜜饯的味道 —— 那是小棠最熟悉的香气,像奶奶的手,

轻轻挠着她的鼻尖。小棠翻了个身,从绣着海棠花的被子里钻出来,

赤着脚踩在微凉的木地板上。她的小床靠在窗边,窗台上摆着爷爷雕的木兔子,

耳朵上还沾着一点去年的糖霜。楼下传来竹铲刮过砂锅的轻响,

混着奶奶的念叨:“小祖宗该醒了,昨儿说要帮我筛糖呢。”小棠踮着脚跑下楼,

穿堂风带着厨房的甜香扑过来,她忍不住吸了吸鼻子,像只找蜜的小蜜蜂。厨房在院子东角,

青石板灶台上摆着两只粗陶罐:一只装着泡好的青梅,果肉饱满得能掐出汁,

泛着浅绿;另一只盛着白砂糖,颗粒分明,在晨光里闪着细亮的光。奶奶系着靛蓝土布围裙,

花白的头发用木簪挽着,正弯腰搅拌砂锅里的糖水,咕嘟咕嘟的声响里,甜香慢慢漫出来,

绕着房梁转了圈,又从窗缝钻出去,飘到巷口。“奶奶!我来啦!” 小棠扑过去,

抱住奶奶的腿,仰着小脸看她。她今天穿了件鹅黄色的小褂子,是妈妈前几天刚缝的,

领口还绣着一只小小的蜜罐,正好配奶奶的蜜饯。奶奶笑着低头,

用手背蹭了蹭小棠的脸颊:“慢点跑,当心摔着。去把灶边的竹筛子拿来,

咱们今天要给青梅裹糖霜。”小棠脆生生地应了声,转身去拿竹筛。

筛子是爷爷用细竹条编的,边缘磨得光滑,握在手里暖暖的。她把筛子放在灶台上,

又搬来小板凳,踮着脚想够到装糖的陶罐。陶罐有点高,她踮着脚晃了晃,手指刚碰到罐口,

“哗啦” 一声,半罐糖洒了出来,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一层碎雪。小棠愣住了,

眼睛一下子红了。她知道这糖是爸爸上周去县城买的,最好的绵白糖,奶奶舍不得多放,

每次做蜜饯都要数着克加。她低下头,小声说:“奶奶,对不起,

我不是故意的……”奶奶放下竹铲,走过来蹲下身,没有责备,

反而伸手拂掉小棠肩上的糖粒:“傻丫头,哭什么?糖洒了再装就是,又不是什么大事。

你看,这糖落在石板上,像不像天上的星星?”小棠抬头,看见青石板上的白糖沾着露水,

真的亮晶晶的,像撒了一把小星星。她破涕为笑,伸手去摸:“像!还像爷爷雕的木星星!

”“那咱们就把‘星星’捡起来,洗干净再用。” 奶奶拿来小笸箩,

和小棠一起蹲在地上捡糖。奶奶的手很巧,指尖轻轻一捏,

就能把糖粒拢进笸箩里;小棠的手小,总捏不住,反而把糖蹭得更散,奶奶也不催,

只是笑着教她:“手指并紧点,像抓小石子那样。”捡完糖,奶奶把糖倒进清水里洗了洗,

再倒进砂锅里:“绵白糖怕潮,洗一洗再熬,蜜饯会更甜。” 小棠趴在灶台边,

看着奶奶搅动糖水,锅里的糖慢慢融化,变成金黄色的糖浆,气泡一个个冒出来,又破掉,

甜香更浓了。“奶奶,为什么你做的蜜饯最甜呀?” 小棠托着下巴问。

去年王阿婆来借方子,跟着奶奶学做青梅蜜饯,可王阿婆做的就是没奶奶的甜,

阿婆说自己肯定漏了哪一步,奶奶只是笑,没说话。奶奶舀了一勺糖浆,

吹凉了递到小棠嘴边:“尝尝,是不是比平时的甜?” 小棠抿了一口,甜丝丝的,

还带着一点清润的香,比平时吃的糖甜多了。“因为奶奶放了‘心意’呀。” 奶奶笑着说,

“做蜜饯要慢慢来,火不能太急,糖不能太多,要想着吃的人开心,蜜饯就会甜到心里去。

”小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伸手帮奶奶把青梅倒进糖浆里。青梅在糖浆里滚了滚,

裹上了一层金黄的糖衣,看起来亮晶晶的。奶奶把青梅捞出来,放进竹筛里晾凉,

小棠凑过去闻,甜香里带着青梅的酸,一点都不腻。“爷爷呢?

” 小棠忽然想起早上没看见爷爷,爷爷每天这个时候都会在木工房里敲敲打打,

今天怎么没声音?“你爷爷呀,去巷口给你买糖画了。” 奶奶擦了擦手,

帮小棠理了理额前的碎发,“昨儿你说想吃兔子糖画,你爷爷记着呢,

一早就让张阿公留着最好的糖稀。”正说着,院门外传来爷爷的声音:“小棠!

看爷爷给你带什么了!” 小棠立刻跑出去,看见爷爷手里举着一根竹签,

上面插着一只胖乎乎的兔子糖画,金黄金黄的,耳朵竖得高高的,眼睛是用黑芝麻点的,

可爱极了。爷爷穿着藏青色的短褂,手里还提着一个木盒子,

里面装着他昨晚雕的小木车 —— 是给小棠的新玩具,车轮还能转。“慢点跑,别撞着。

” 爷爷把糖画递给小棠,又把木盒子放在她手里,“试试新车,看看轮子灵不灵。

”小棠抱着木盒子,咬了一口糖画,甜得眯起了眼睛。阳光落在爷爷的脸上,

爷爷眼角的皱纹里都带着笑,小棠忽然觉得,奶奶说的 “心意”,

她好像懂了 —— 爷爷记得她想吃糖画,奶奶耐心教她捡糖,这些都是 “心意”,

所以糖画和蜜饯才会这么甜。

第二章 木工房的木屑与带伤的小刻刀爷爷的木工房在院子西角,是一间小小的瓦房,

门口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刻着 “林记木作”,是爷爷年轻时自己刻的,字已经有点模糊了。

木工房里摆满了木头:松木、柏木、桃木,还有一些小块的檀木,堆在墙角,

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墙上挂着各种各样的工具:刨子、凿子、刻刀,还有爷爷自己做的木尺,

上面画着小小的刻度。小棠吃完糖画,就抱着小木车跑到木工房。爷爷正坐在木凳上,

手里拿着一块桃木,用砂纸打磨着。桃木是浅棕色的,打磨过的地方光滑得能映出影子,

爷爷说要给小棠雕一只小松鼠,放在她的书桌上。“爷爷,我帮你递工具好不好?

” 小棠把小木车放在桌上,凑到爷爷身边。她最喜欢看爷爷做木工,爷爷的手很巧,

一块普通的木头,在他手里敲敲打打、刻刻画画,就能变成兔子、松鼠、小房子,

比商店里买的玩具还好看。爷爷笑着点点头,把一把小刻刀递给她:“小心点,这刀快,

别划到手。” 小棠接过刻刀,刀身是银色的,刀柄是爷爷用梨木做的,握在手里很舒服。

她学着爷爷的样子,想在一块小松木上刻一道线,可刻刀不听使唤,

反而在木头上划了个歪歪扭扭的圈。“爷爷,我刻不好。” 小棠有点泄气,

把刻刀递还给爷爷。爷爷接过刻刀,坐在小棠身边,把松木放在她面前:“来,爷爷教你。

手指要这样握刀,刀刃对着木头,轻轻用力,慢慢划。” 爷爷握着小棠的手,

一起在木头上刻。刀刃慢慢划过木头,木屑像小雪花一样落下来,落在小棠的手背上,

有点痒。“你看,这样就能刻出直线了。” 爷爷松开手,小棠试着自己刻,

这次真的刻出了一道浅浅的直线,虽然有点歪,但比刚才好多了。“真棒!” 爷爷夸她,

“咱们小棠真聪明,一学就会。”小棠开心极了,继续在木头上刻。她想刻一只小鸭子,

先刻圆圆的脑袋,再刻扁扁的嘴巴,可刻嘴巴的时候,手一滑,刻刀划到了手指,

一道小小的口子立刻冒出血来。“哎呀!” 小棠疼得叫了一声,把刻刀扔在桌上,

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爷爷连忙放下手里的桃木,抓起小棠的手看:“没事没事,

就是小口子,不疼啊。” 爷爷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瓷瓶,里面装着他自己配的草药膏,

是用薄荷和艾草做的,凉凉的,能止血。爷爷用棉签蘸了点药膏,轻轻涂在小棠的伤口上,

又用干净的布条帮她包扎好。“不疼了吧?” 爷爷摸了摸小棠的头,声音很温柔。

小棠点点头,眼泪还挂在脸上,却忍不住问:“爷爷,你做木工的时候,也会受伤吗?

”爷爷笑了,伸出自己的手给小棠看。爷爷的手上有很多小小的疤痕,有的在指头上,

有的在手掌上,像一个个小小的印记。“爷爷年轻时学木工,经常受伤。” 爷爷说,

“有一次刻大衣柜的花纹,不小心把手指划了个大口子,流了好多血,

你太爷爷用草药给我敷上,还说‘做木工要沉下心,急不得’。后来我就记住了,

不管刻什么,都要慢慢來,不能慌。”小棠摸着爷爷手上的疤痕,忽然觉得爷爷的手好厉害,

不仅能做出好看的玩具,还能忍受那么多疼。“爷爷,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做厉害的木工。

” 小棠说。爷爷笑着点点头,把刚才刻了一半的桃木递给小棠:“等你手指好了,

爷爷教你雕小松鼠,好不好?咱们把小松鼠雕得胖胖的,再给它刻一颗松果,

放在你的书桌上,让它陪你写作业。”“好!” 小棠把桃木抱在怀里,

伤口好像不那么疼了。爷爷拿起刚才小棠刻的松木,看了看说:“这只小鸭子虽然歪,

但是很可爱,咱们把它打磨一下,做成小挂件,挂在你的书包上,好不好?

”小棠开心地答应了。爷爷拿出砂纸,教小棠打磨松木。砂纸慢慢磨过木头,

刚才刻的歪歪扭扭的小鸭子变得光滑起来,看起来真的像一只胖乎乎的小鸭子。

爷爷还在小鸭子的脖子上刻了一个小洞,穿上红绳子,挂在小棠的书包上。“真好看!

” 小棠背着书包转了一圈,小鸭子挂件跟着晃来晃去,可爱极了。这时,妈妈从外面回来,

手里提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刚买的绣线。“小棠,看妈妈给你买了什么颜色的线?

” 妈妈走进木工房,看见小棠手上的布条,连忙问:“怎么受伤了?是不是又调皮了?

”“不是,我跟爷爷学刻木头,不小心划到的。” 小棠连忙说,“爷爷已经给我涂了药膏,

不疼了。”妈妈摸了摸小棠的伤口,又看了看爷爷:“您也真是,怎么不看着点她?

”爷爷笑着说:“孩子学东西,哪有不受伤的?再说,这点小伤,不算什么。

”妈妈无奈地摇摇头,从布包里拿出一团鹅黄色的绣线:“给你买了你最喜欢的颜色,

下午教你绣荷包,好不好?咱们绣一个小鸭子荷包,配你书包上的挂件。”“好呀好呀!

” 小棠一下子忘了手指的疼,拉着妈妈的手,想去看妈妈的绣房。妈妈的绣房在正屋东边,

里面摆着一张绣架,上面挂着妈妈正在绣的海棠花,花瓣***嫩的,像真的一样。

爷爷看着小棠和妈妈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拿起刚才的桃木,继续打磨。

阳光从木工房的窗户照进来,落在木头上,木屑在阳光里飘着,像小小的金色蝴蝶。

爷爷的嘴角带着笑,他觉得,这样的日子,比什么都好 —— 有孙女在身边闹,

有家人在身边,手里握着熟悉的木头,心里满是踏实。

第三章 学堂的粉笔灰与修好的铅笔盒周一早上,小棠背着挂着小鸭子挂件的书包,

跟着爸爸去学堂。爸爸是棠溪镇学堂的教书先生,教三四年级的孩子读书写字。

学堂在镇东头,是一座老房子,门口有两棵大樟树,夏天的时候,树叶长得很茂盛,

能遮住整个门口,孩子们最喜欢在树下玩跳房子。小棠今年上二年级,

教室就在爸爸教室的隔壁。每天早上,爸爸都会先送小棠到教室,再去自己的教室准备上课。

小棠的班主任是李老师,李老师很温柔,眼睛圆圆的,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小棠很喜欢她。

“小棠,今天要认真听讲,不许跟同桌打闹哦。” 爸爸蹲下来,帮小棠理了理书包带。

小棠的同桌是一个叫小石头的男孩,很调皮,总喜欢上课的时候偷偷给小棠递小纸条,

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小人。“知道啦!” 小棠点点头,跑进教室。

教室里已经来了几个同学,小石头正坐在座位上,手里拿着一个铅笔盒,愁眉苦脸的。

小棠走过去,看见他的铅笔盒盖掉了下来,卡扣断了,铅笔和橡皮都散在桌子上。

“你的铅笔盒怎么了?” 小棠问。小石头叹了口气:“昨天不小心掉在地上,盖就坏了,

我妈妈说要等周末才能给我买新的。” 小石头的爸爸在外地打工,妈妈一个人在家照顾他,

平时很节省,不会随便给买新东西。小棠看了看铅笔盒,是塑料的,卡扣断了一截,

确实盖不上了。她想起爷爷教她修小木车的方法,心里忽然有了主意:“我帮你修好吧!

”小石头惊讶地看着她:“你会修?”小棠点点头,

从书包里拿出爷爷给她的小螺丝刀 —— 那是爷爷特意给她做的小工具,柄是木头的,

很轻,适合小孩子用。她把铅笔盒拿到桌子上,仔细看了看卡扣的位置,

发现只是断了一小截,只要用东西把它固定住,应该就能盖上了。“你有胶带吗?

” 小棠问小石头。小石头从书包里拿出一卷透明胶带,递给小棠。小棠剪下一小段胶带,

小心地把断了的卡扣粘在铅笔盒盖上,又用手按了按,让胶带粘得更紧。

然后她试着盖铅笔盒,虽然有点紧,但真的盖上了!“好啦!” 小棠把铅笔盒递给小石头,

脸上带着笑。小石头接过铅笔盒,试着打开又盖上,开心地说:“真的好啦!小棠,

你太厉害啦!谢谢你!” 小石头从口袋里拿出一颗水果糖,递给小棠:“这个给你,

是我妈妈昨天给我的,橘子味的。”小棠接过糖,剥开糖纸,放进嘴里,甜甜的,

带着橘子的清香。她觉得,帮别人修好东西,比自己吃糖还开心。上课铃响了,

李老师走进教室,开始教大家读课文。小棠坐得笔直,认真地跟着老师读。她的座位靠窗,

阳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课本上,字里行间都好像带着暖意。偶尔,她会偷偷看向窗外,

看见爸爸在隔壁教室上课的身影,爸爸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