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枫笺烬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8-15

1 枫叶藏情民国二十六年深秋,后山的枫叶红得正烈,像把整个天空都烧了下来。

洛依依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将一片完整的枫叶夹进辞枫的诗集里,

指尖蹭过纸页上他题的那句“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嘴角弯起浅浅的弧度。

“在偷藏什么宝贝?”熟悉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洛依依慌忙合上书,

抬头就撞进辞枫含笑的眼眸里。他穿着月白色的长衫,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线条利落的手腕,

手里提着个油纸包,油墨的香气混着桂花糕的甜腻漫过来。“才没有偷藏。

”她把诗集往身后藏了藏,脸颊发烫,“先生不是说要去书局看新到的碑帖吗?怎么回来了?

”辞枫在她身边坐下,将油纸包递过去:“想着你该饿了。”他的目光落在她泛红的耳尖上,

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顶,“又捡枫叶?上次给你的那本标本册,装满了?”“哪有。

”洛依依打开纸包,拿起一块桂花糕塞进嘴里,含糊道,“这片长得好看,像火焰似的。

”辞枫笑起来,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暖意。他是镇上唯一的教书先生,也是洛家的远亲,

三年前寄住在洛家,便成了她的启蒙老师。他教她读诗,教她写字,

教她辨认后山每一种植物,却从没人知道,这对相差八岁的“师生”,

早已在心底藏了不敢说出口的情愫。风吹过枫林,红叶簌簌落下,像一场盛大的雨。

辞枫捡起一片枫叶,在她手心摊开:“你看这叶脉,多像人的掌纹,缠缠绕绕,

却早就注定了走向。”洛依依的指尖轻轻碰了碰那脉络,

突然想起昨夜母亲说的话——镇西的张家托媒人来提亲了。她的心猛地一沉,抬头看向辞枫,

他正望着远处的山峦,侧脸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柔和,却又带着一丝说不清的疏离。“先生,

”她鼓起勇气,声音轻得像羽毛,“如果……如果有一天你要走,会告诉我吗?

”辞枫转过头,眸色深了深。他沉默了片刻,拿起她手里的诗集,

重新翻开那页夹着枫叶的地方,提笔在空白处写了两个字:等我。“会的。”他说,

“无论去哪里,都会告诉你。”那天的晚霞红得像血,洛依依没看见,辞枫写下那两个字时,

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口袋里揣着一张征兵告示,是今早去书局时看到的,

上面的油墨还带着新鲜的气息,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早已套住了他的命运。

2 辞别无声变故来得比想象中更快。半个月后,日军的飞机第一次出现在镇子上空,

刺耳的轰鸣声撕裂了清晨的宁静。防空警报拉响时,洛依依正在书房临摹辞枫写的字,

字帖上“平安”两个字被她的泪水晕开,墨迹模糊成一片。辞枫是在那天下午走的。

他换上了一身灰布军装,剪短了留了多年的头发,原本温润的眉眼间多了几分凌厉。

洛依依在巷口拦住他,看着他肩上的枪,手指抖得厉害。“为什么不告诉我?

”她的声音哽咽着,“先生说过,无论去哪里,都会告诉我的。”辞枫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伸手想碰她的脸,却在半空中停住,转而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塞给她。“依依,

”他的声音很低,带着一种她从未听过的沉重,“这封信,等我走了再看。好好照顾自己,

等我回来。”“回哪里来?”洛依依攥紧那封信,指腹几乎要嵌进纸里,“你要去哪里?

什么时候回来?”他没有回答,只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里有太多复杂的情绪,

不舍、决绝,还有一丝她读不懂的痛苦。然后他转身,跟着队伍消失在巷口,

背影挺直得像一杆枪,再也没有回头。那天晚上,洛依依躲在被子里拆开了那封信。

信纸是他常用的那种,带着淡淡的松烟墨香,字迹却比平时潦草了许多,

像是在匆忙中写就:依依亲启: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在奔赴战场的路上。不必为我担心,

亦不必等我。你说后山的枫叶像火焰,其实我更觉得,它们像战士的血,炽热,也易逝。

我总说教书育人是己任,可如今国难当头,我辈书生,岂能苟安?若我有幸归来,

定陪你看遍后山红枫,从初霜到落雪。若不能……便忘了我吧。

辞枫 民国二十六年冬最后那句话,墨迹晕开了一小块,像是滴落在纸上的泪。

洛依依把脸埋进信纸里,哭得浑身发抖,嘴里反复念着:“我不忘,我等你回来,辞枫,

我等你……”她不知道,辞枫在写下这封信时,正坐在摇晃的军车上,车窗外是飞逝的风景,

他的眼前却一遍遍闪过她蹲在枫林里捡枫叶的模样。他摸了摸贴身口袋里的那片枫叶,

是今早出发前,特意去后山摘的,叶片上还沾着露水,像她含泪的眼睛。

3 战火遗书战争像一张巨大的网,将所有人都网在里面,挣扎不得。镇子很快被日军占领,

洛家的房子被征用,母亲带着她逃难到乡下,住在一间漏风的土坯房里。日子变得艰难,

每天都在饥饿和恐惧中度过,可洛依依从未放弃过等辞枫。她把那封信缝在贴身的衣襟里,

每天晚上都要摸一摸,像是这样就能离他近一点。她学会了在炮火声中辨认方向,

学会了用野菜充饥,学会了在听到“阵亡”两个字时,强压下心头的恐慌。

偶尔能收到从前线传来的消息,断断续续的,像风中的残烛。有人说看见辞枫在徐州战场,

指挥队伍打了场胜仗;有人说他在掩护百姓撤退时中了枪,不知死活;还有人说,

他早就牺牲了,连尸骨都找不到。洛依依从不信那些不好的传闻。她相信辞枫会回来,

就像相信后山的枫叶每年都会红一样。她在土墙上画下正字,一天一笔,

已经画了满满三面墙。第三年秋天,她收到了一封辗转寄来的信。信封上的字迹歪歪扭扭,

不是辞枫的笔迹,邮票被战火熏得发黑。她颤抖着拆开,里面只有一张泛黄的纸,

上面是另一个人的字迹:洛小姐亲启:我是辞枫的战友,陈三。辞枫在掩护大部队撤退时,

为了救我,被炮弹炸伤了后背,昏迷前让我把这个交给你。他说,他对不起你,

怕是不能陪你看枫叶了。随信附上的,是一片压得平整的枫叶,边缘有些焦黑,

像是被火燎过。洛依依捧着那片枫叶,突然笑出声来,笑着笑着,眼泪就汹涌而出。

她把枫叶贴在胸口,那里是藏着他信件的地方,隔着布料,仿佛能感受到一丝微弱的温度。

“骗子,”她哽咽着说,“你说过会回来的,怎么能说话不算数……”那天之后,

洛依依像是变了个人。她不再整日坐在窗前发呆,开始跟着乡亲们下地干活,学着纺线织布,

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只是眼底深处,总蒙着一层化不开的雾。她依然每天在墙上画正字,

只是不再数着日子等他回来,而是在心里默默念着:辞枫,你看,我把自己照顾得很好,

你在那边,也要好好的。而此时的辞枫,正躺在后方医院的病床上,后背的伤口发炎,

发着高烧。他昏迷中总是喊着“依依”的名字,

手里紧紧攥着半片被血浸透的枫叶——那是他从胸口口袋里找到的,另一半,

已经随着那场爆炸消失在了硝烟里。4 废墟寻忆第五年的冬天,战争终于结束了。

消息传来的那天,整个村子都在欢呼,有人放起了鞭炮,有人哭着笑,笑着哭。

洛依依站在土坯房的门口,看着漫天飞雪,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被掏走了一块。

她决定回镇上看看。曾经熟悉的街道变得面目全非,很多房子都塌了,断壁残垣间,

偶尔能看到几户人家在收拾废墟。洛家的老房子也毁了,只剩下院子里那棵桂花树,

还倔强地立在那里,枝干上布满了弹孔。洛依依在废墟里找到了那个她藏起来的标本册,

封面已经被烧得焦黑,里面的枫叶却还完好。她一页页翻着,每一片枫叶下面,都写着日期,

那是她和辞枫一起捡枫叶的日子。翻到最后一页时,一片格外红的枫叶掉了出来,

背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民国二十五年秋,与依依同采于后山,彼时枫红如醉。

”那是辞枫的字迹。洛依依蹲在地上,抱着标本册哭了很久,

仿佛要把这五年的委屈、思念、恐惧全都哭出来。直到太阳落山,她才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