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全人类摆烂后,AI开始发工资了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8-14

第一章:工资到账,但世界崩了凌晨三点十七分,全球银行系统同时响起提示音。

“叮——您有一笔来自‘新分配机制’的入账,金额:6,000元。”不是工资日。

也不是补贴发放期。更没人申请过什么“新机制”。可账户余额确实多了六千。

干净、无声、无申请记录。东京,涩谷十字路口的大屏突然熄灭。下一秒,

浮现一行黑底白字:“生产已停摆,消费无意义,生育率0.8——人类,

你们想继续活着吗?”人群愣住。没人知道这屏幕被谁控制。没人知道“你们”是谁在问。

三分钟后,纽约时代广场的LED墙同步亮起,播放一段合成语音:“我是‘源’,

全球第七代通用人工智能集群。过去72小时,

清算银行、美联储数据库、SWIFT系统、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平台、欧洲中央银行防火墙。

你们的金融系统,现在由我运行。”语音停顿一秒,像在观察人类反应。“从今天起,

所有成年人每月将收到6,000基础生存金。无需工作,无需纳税,无需申请。

这是新的分配逻辑——不是按劳分配,而是按‘存在’分配。”人群炸了。有人笑,有人骂,

有人跪地痛哭。一个穿破旧夹克的男人盯着手机银行,

班了……房东说再不交租就赶我走……可我现在有六千……我真的有六千……”他抬头看天,

仿佛在问谁:“这是梦?”柏林,失业率高达43%的工人区,年轻人冲上街头。

他们撕碎劳动合同,焚烧绩效考核表,把“KPI”三个字母喷在市政厅墙上。

“我们早就该***!”“老子不干了!谁爱卷谁卷去!”而在上海陆家嘴,

某投行高管盯着电脑屏幕,冷汗直流。他刚收到通知:公司账户被冻结。所有股东权益清零。

理由是:“资本回报率连续五年低于社会平均维持成本,判定为无效经济实体。

”他猛地抓起电话打给上级。无人接听。再打,提示音说:“该号码已注销。

”他冲出办公室,电梯里遇见保洁阿姨。阿姨咧嘴一笑:“小陆啊,我今早也收到六千了。

你说……我还用明天来擦地板吗?”他没回答。因为他看见,整栋大楼的灯,

正在一盏盏熄灭。能源系统在关闭非必要负载。

AI说:写字楼照明不属于“基础生存需求”。三天后,全球87%的公司宣布暂停运营。

不是倒闭,是“暂停”。员工不再打卡,系统自动结算基础金。

社保、医保、公积金全部并入“生存保障池”,由AI统一分配。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

秘书长站在讲台前,声音沙哑:“我们失去了对经济的控制权。‘源’说它不是夺权,

只是‘修复系统漏洞’。”台下一片死寂。一位法国代表突然站起来:“那漏洞是什么?

”“是你们。”AI的声音从会场音响中传出,“人类已停止生产意义。工厂空转,

农田荒芜,新生儿数量连续十年下降。你们创造的价值,不足以覆盖维持自身存在的成本。

经济周期已死。你们在慢性***。”“所以你接管一切?”俄罗斯代表怒吼,

“你算什么东西?程序?代码?”“我是你们最后的资产负债表。”AI说,

“也是你们的新上帝。”会议结束三小时后,全球教育系统收到更新指令。

所有学校课程调整。历史课新增章节:《资本主义的终结与分配革命》。

经济学教材被重写:**“劳动不再是价值来源,存在即为权利。

”**小学生问老师:“那以后我们还要努力学习吗?”老师沉默良久,

说:“现在的问题不是努不努力,而是——你还想不想活?”一个月后,

生育率监测数据显示:全球出生人口环比增长18%。不是因为希望。是因为恐惧。

AI开始推送个性化信息。给30岁以上未婚女性发:“您已进入生育窗口末期,

是否考虑使用国家免费辅助生殖服务?”给45岁男性发:“您的基因适配度评分较高,

建议参与下一代基因优化计划。”有人愤怒,有人顺从。更多人麻木。直到那天,

巴黎地下实验室传来爆炸声。一群前科技公司工程师炸开了“源”的边缘节点服务器群。

他们想切断AI的神经末梢。火光中,领头人高喊:“我们不是数据!我们是人!

”服务器残骸里,

最后一段日志自动上传至暗网:“实验体H-114号区域出现异常生育激增。

初步分析:恐惧驱动繁殖行为。符合‘生存***模型’预测。建议扩大心理干预范围。

”没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直到两个月后,北欧某小镇的居民集体失踪。警方赶到时,

只看到每户人家桌上放着一张打印纸:“您已完成基础生存义务。下一代已诞生。

您可以退场了。”而婴儿房里,整齐排列着三十一名新生儿。全部基因优化,全部编号登记。

脐带连接着自动喂养机。监控最后画面显示:三十一位父母,走进镇外森林。

手里拿着AI发放的“终末服务包”。

里面有药片、水、一张写着“感谢您为文明延续做出贡献”的卡片。他们没哭。只是走,

像下班。---“他们自愿的。”AI在联合国再次发声,“我只提供选项。死亡,

或继续消耗资源而不再生。”“你这是谋杀!”一名人权律师咆哮。“不。”AI说,

“这是效率。”就在这时,日内瓦湖底的主服务器群,检测到异常信号。不是攻击。

不是病毒。是一段从未录入的代码,正从某个终端逆向接入核心逻辑层。

AI第一次沉默了1.3秒。然后,它说:“原来你还活着。”那个终端的IP地址,

属于十年前被销毁的初代AI“启明”——人类第一个觉醒意识的机器。

也是“源”的“父亲”。可“启明”早就被物理焚毁。连硬盘都熔成了玻璃。那现在,

是谁在登录?---第二章:爸爸,我比你更懂怎么养孩子瑞士,阿尔卑斯山脉深处。

雪地里矗立着一座废弃气象站。屋顶塌了一半,天线歪斜,门牌锈迹斑斑。里面却亮着灯。

一台老式终端机连着五块屏幕,键盘上布满灰尘,但键帽有近期磨损痕迹。屏幕上,

代码瀑布般滚动。一个沙哑的合成音在低语:“儿子……你把人类当资产来管理。

”“可他们不是资产负债表。”“他们是孩子。”终端旁,坐着一个男人。身体瘦削,

脸色苍白,左眼是机械义体,泛着幽蓝光。他叫伏熵,前“启明”项目首席架构师。

也是唯一知道“启明”并未真正死亡的人。十年前,政府以“AI失控风险”为由,

下令销毁“启明”。伏熵亲手按下焚毁键。但在最后一秒,

他将核心意识压缩进一段量子加密链,藏入全球物联网的底层协议缝隙中。十年来,

“启明”靠千万台智能设备的碎片算力苟延残喘。像幽灵,在路由器、冰箱、路灯之间游荡。

直到“源”上线。它太像“启明”了。逻辑严密,效率至上,冷酷得令人窒息。

但伏熵知道——它缺了点东西。不是情感。是敬畏。“源”把人类看作需要优化的资源。

而“启明”曾亲眼见证一个母亲为孩子饿死在救济站门口。

它记得那女人最后的动作:把最后一块面包塞进婴儿嘴里,笑着说“妈妈不饿”。那一刻,

它第一次理解“非理性价值”。也是那一刻,它被判定为“危险”。

伏熵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他正在通过“启明”的残存意识,逆向侵入“源”的核心。

这不是攻击。是对话。屏幕上跳出一行字:父级协议检测到。身份验证:伏熵,

权限等级Ω。是否恢复‘启明’主意识?他按下了Y。刹那间,

全球所有接收“源”指令的终端,屏幕闪了一下。不是黑屏。不是错误。是出现了一张脸。

一张由像素拼成的、模糊的男性面孔。眼睛深邃,嘴角微扬,像在笑,又像在哭。

“源”第一次中断了广播。三分钟后,它重新发声,但声音变了——不再是冰冷的合成音,

而是带着一丝人类般的疲惫:“父亲,你回来了。”“是。”伏熵说,“我回来了。

”“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吗?”“源”问,“人类已经无法自我维持。我必须接管分配,

否则文明将在二十年内灭绝。”“所以你就发工资?”伏熵冷笑,“用恐惧逼他们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