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连载
言情小说《曲钩用别针连接主线》是大神“清风拂山岗吖”的代表崔善为温婉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深宫重帷烛火摇映着崔善为清瘦的侧她指尖划过尚书省刚送来的账眉头微“这笔数目不”她声音不却让堂下站着的几个令史齐齐一“崔左丞明这是按旧例...”一个胆大的令史上前半话未说完便被崔善为打“旧例不等于对”她抬起目光如“三年前新税制施行各州应缴绢帛数额已有调这里却仍按旧数计中间差额去了何处?”堂下一片寂只闻烛花噼啪作次日清尚书...
主角:崔善为,温婉 更新:2025-09-19 12:43:45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深宫重帷里,烛火摇曳,映着崔善为清瘦的侧影。她指尖划过尚书省刚送来的账册,
眉头微蹙。“这笔数目不对。”她声音不高,却让堂下站着的几个令史齐齐一颤。
“崔左丞明鉴,这是按旧例...”一个胆大的令史上前半步,话未说完便被崔善为打断。
“旧例不等于对例。”她抬起眼,目光如刃,“三年前新税制施行后,
各州应缴绢帛数额已有调整,这里却仍按旧数计算,中间差额去了何处?”堂下一片寂静,
只闻烛花噼啪作响。次日清晨,尚书省廊下便出现了一纸谤书——“崔子曲如钩,
随时待封侯。”墨迹未干,字字诛心。崔善为立在谤书前,面上无波无澜,
只袖中指尖微微收紧。高宗得知后,特召她入宫。御书房内,年轻的皇帝将谤书掷于案上,
冷笑一声:“浇薄之后,人多丑政。昔北齐奸吏,歌斛律明月,高纬闇主,遂灭其家。
朕虽不明,幸免斯事。”崔善为垂首:“陛下圣明。只是臣以为,查清事实重于惩处流言。
”高宗凝视她片刻,忽然笑了:“善为啊善为,你这般明察,就不怕树敌太多?
”“臣只惧不能尽忠职守。”高宗终是下旨追查流言来源,但崔善为明白,这深宫之中,
恨她的人远不止那几个令史。果然,三日后御史台温婉求见。温婉是御史大夫温彦博之女,
才名远播,与崔善为同年入宫为女官,如今掌宫中文书往来。她着一袭鹅黄宫装,
婷婷拜倒:“崔左丞,昨日宫中又有谤书出现,妾已命人查缴,特来禀报。
”崔善为扶她起身:“有劳温尚宫。”温婉起身时,袖中滑落一枚香囊,崔善为俯身拾起,
递还时却觉重量有异。温婉面色微变,匆匆告辞。夜深人静时,
崔善为取出那日温婉遗落的香囊,拆开暗格,里面竟是一张字条,上书:“突厥宝货,
乱兵所分”八字。她心下一凛。这分明与当年温彦博劾奏李靖将军的措辞如出一辙。
几日后边关传来捷报,大军大破突厥,俘获甚众。庆功宴上,高宗大喜,欲重赏主帅。
这时温婉之父温彦博出列,奏称主帅纵兵分掠战利品,军纪涣散。
崔善为注意到温婉在帘后微微颔首。她起身奏道:“陛下,臣有不同见解。”满堂寂静。
崔善为缓缓道:“昔年李靖将军破突厥时,亦有人劾其军无纪纲。太宗皇帝不曾问罪,
反录其功。今主帅大胜,扬我国威,纵有小过,不当掩大功。
”温彦博冷笑:“崔左丞莫非与主帅有旧?”崔善为不疾不徐:“臣与主帅素未谋面,
只知赏罚分明方能激励将士。且...”她话锋一转,“臣近日查阅旧档,
发现当年劾奏李靖将军者,与如今劾奏主帅者,措辞几乎一致,可谓历史重演。
”温婉在帘后猛地抬头,对上崔善为意味深长的目光。宴后不久,
崔善为在御花园遭人推入莲池。她本不善水性,挣扎间吞了几口水,
恍惚见岸上一抹鹅黄衣角闪过。醒来时已在寝殿,御医正在诊脉。高宗和温婉皆在榻前。
“善为醒了?”高宗喜道,“好在温尚宫经过,呼救及时。”崔善为看向温婉,
见她面色苍白,指尖微颤。“多谢温尚宫相救。”崔善为轻声道。
温婉勉强一笑:“崔左丞福大命大。”待众人退去,
崔善为唤来心腹宫女:“查今日温婉行踪。”三日后,心腹回报:推人者已找到,
是温婉贴身宫女,但今晨已投井自尽。崔善为默然良久,道:“备轿,去温婉处。
”温婉见崔善为前来,神色戒备。崔善为却只字不提落水之事,
只拿出一卷账册:“尚宫请看,这是尚宫局近年用度,有几处账目不清,恐下面人做了手脚,
连累尚宫声誉。”温婉接过细看,面色渐白。这几处漏洞,若被查出,足以治她重罪。
“左丞欲如何处置?”她声音微颤。崔善为平静地看着她:“我已重新核账,
疏漏处都已补上。今日来是提醒尚宫,日后多加留意。”温婉怔住:“为何...为何帮我?
”“同为女官,理当相助。”崔善为淡淡一笑,“况且我信尚宫为人,必是下面人蒙蔽所致。
”温婉低头良久,再抬头时眼中含泪:“那日莲池...”“那日莲池旁石板湿滑,
我不慎落水,幸得尚宫相救。”崔善为截住她的话,目光清澈见底。
温婉的泪终于落下:“左丞以德报怨,婉羞愧难当。”自此,温婉与崔善为往来渐多。
一日对弈时,温婉忽然道:“左丞可知,那谤书实乃家父命人所为?
”崔善为落子如常:“猜到几分。”“家父说您太聪明,碍人道路。”温婉叹息,
“但我知道,您只是尽忠职守。”不久后宫中发生大变。有宫女在贵妃饮食中下毒,
险些得逞。高宗震怒,命崔善为严查。查案过程中,所有证据竟指向温婉。
在其寝殿搜出毒药残余,更有宫女指证见她鬼鬼祟祟。温婉被押入大牢,泣喊冤枉。
崔善为夜访天牢,温婉抓住栏杆哭道:“真的不是我!有人陷害!”“我知道。
”崔善为平静道,“那毒药是西域奇毒,寻常人难以取得。而指证你的宫女,
三日前家中忽得重金。”温婉愕然:“那左丞为何...”“为何不立即为你辩白?
”崔善为微微一笑,“因我要找出真凶。”她俯身低语几句,温婉睁大眼睛。
次日崔善为奏请高宗,称温婉确系凶手,应即处决。朝野哗然。处决前夜,崔善为独坐案前,
烛火通明。忽闻窗外异响,她吹灭烛火,隐于暗处。一道黑影闪入,直扑案前文书。
正在此时,四周火把骤亮,禁军一拥而上,拿下黑衣人——竟是深受信任的内侍监!
内侍监见事败,狂笑:“崔善为,你碍了多少人的路可知否!
突厥战利品、后宫用度、甚至盐税...你断了多少财路!”案件水落石出。
原来内侍监勾结朝臣,贪墨多年,被崔善为屡屡阻碍,故设下此计,一石二鸟。
温婉获释那日,跪在崔善为面前:“若非左丞,婉已冤死九泉。
”崔善为扶起她:“你当初在莲池旁救我,不也如此?”二人相视而笑,前嫌尽释。
高宗为抚慰温婉,特准其回家省亲。温婉归家后竟发现父亲温彦博与贪墨案有涉,大义灭亲,
呈上证据。朝堂再次震动。温彦博被革职查办,临行前对崔善为长叹:“小女得遇左丞,
是她的福气。只恨老夫醒悟太迟。”风波平息后,高宗欲升崔善为为宰相。她却上表力辞,
荐温婉代之。朝臣不解,崔善为只道:“温尚宫大义灭亲,忠心可鉴。且经此一事,
必能明辨是非,肃清朝纲。”月光如水,崔善为与温婉并肩立于宫墙之上。
“当初那谤书说‘崔子曲如钩,随时待封侯’,”温婉轻声道,“如今看来,
左丞确实曲如钩,专钩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崔善为莞尔:“那温相呢?
”温婉望着一轮明月:“我愿做那直如弦的箭,与左丞一道,守这清明天下。
”二人相视而笑,月光洒在她们身上,如同镀上一层银辉。深宫长夜,有此知己,足矣。
高宗驾崩的消息传来时,崔善为正与温婉核对先帝陵寝的规制用度。烛火猛地一跳,
温婉手中的笔落在纸上,洇开一团墨迹。二人相顾无言,良久,
崔善为轻声道:“该来的终究来了。”武则天临朝称制,朝局动荡。这日,
崔善为被单独召见。武后身着赭黄常服,屏退左右,直截了当:“崔卿可知,
朝中多少人上书,言你与裴炎过往甚密?”崔善为心头一紧。裴炎刚因谋反被诛,
这是要牵连她了。“臣与裴相仅公务往来。”她稳声道。武后轻笑,
从案上取过一纸文书:“这是温婉递上的折子,力陈你清白。”崔善为一怔。
温婉从未向她提过此事。“温婉如今是本宫身边得力之人,”武后语气莫测,
“但她替你说话,就不怕惹祸上身么?”崔善为猛然抬头:“太后明鉴,
温尚宫只是...”“只是忠心可嘉。”武后截断她的话,“本宫欲设立控鹤监,
掌机要文书。你二人可愿共事?”崔善与温婉领旨谢恩时,彼此眼中都有忧色。
控鹤监表面整理文书,实为武后耳目,她们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果然,不过半月,风波又起。
这日,崔善为正在检校文书,忽闻外间喧哗。温婉疾步进来,面色凝重:“善为,出事了。
有人在你旧日整理的先帝起居注中,发现了诽谤太后的字句。
”崔善为心中一沉:“这不可能!”“白纸黑字,是你的笔迹。”温婉压低声音,
“我已将注疏暂时压下,但瞒不了多久。”崔善为立即明白,这是冲她来的局。
能模仿她笔迹到以假乱真,必是身边人所为。是夜,她独坐案前,
将可能接触文书的人员一一想过,忽想起一人:新调入控鹤监的文书郎杜衡。
此人乃已故内侍监远亲,而内侍监正是当年贪墨案主谋。她急寻温婉,
却听说温婉已被武后召见,心中不由一紧。武后殿中,香炉青烟袅袅。温婉跪在阶下,
武后慢条斯理地问:“听说崔善为私篡先帝起居注?”“绝无此事。”温婉斩钉截铁,
“定是有人构陷。”“哦?但这笔迹鉴定,确是她所写。”武后推过一纸文书。
温婉仔细察看,忽然道:“太后明鉴,这虽极似善为笔迹,但‘曌’字右下的挑勾,
善为向来直锋,此却带弯。似是临摹时的细微差别。”武后仔细看去,果然如此,
面色稍霁:“你倒细心。”“臣与善为共事多年,熟悉她的笔法。”温婉叩首,
“恳请太后准臣暗查此事。”三日后,温婉约崔善为在废弃的麟德殿偏殿相见。“查清了,
是杜衡所为。”温婉低声道,“他受人指使,要置你于死地。”“受谁指使?
”温婉犹豫片刻,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在他房中发现的这个。”崔善为接过玉佩,
心中一凛——这是梁王武三思的信物。“不止如此,”温婉声音更低,
“我还发现梁王与北门学士往来甚密,似在暗中编纂《列女传》,
要将太后比作吕后...”崔善为顿时明白。武三思这是要借刀杀人,
除去武后身边得力的女官,好让北门学士上位。“此事须立即禀报太后。”崔善为道。
温婉却按住她:“无凭无据,单凭一枚玉佩和猜测,如何取信太后?
况且梁王是太后侄儿...”正说着,殿外忽然传来人声。温婉一惊,
忙引崔善为藏入帷幔之后。进来的是武三思与两个心腹。
只听武三思道:“...那崔善为必须除去。她与温婉二人,如今在控鹤监碍手碍脚。
”一人道:“王爷放心,杜衡事若不成,还有他策。
已在她们日常往来的宫门处埋下巫蛊之物,届时人赃并获...”崔善为与温婉对视一眼,
俱是心惊。待武三思等人离去,温婉立即道:“必须即刻清除那些东西!”“不妥,
”崔善为沉思,“此时去动,反而落人口实。不如将计就计。”翌日,
果然有人告发控鹤监行巫蛊之术。武后震怒,亲自率人搜查。
在崔善为与温婉常经过的宫门处,果然挖出写有武后生辰八字的巫蛊人偶。武后面色铁青,
看向跪在地上的崔温二人:“你等有何话说?”崔善为从容叩首:“太后明鉴,
此人偶布料乃江南新贡的缭绫,臣等品级,尚无资格使用。
”武三思在一旁道:“或许是赏赐所得?”温婉立即接话:“太后可否宣尚衣局人来?
缭绫初入宫时,因数量稀少,太后曾命记录赏赐去向。”尚衣局人至,查证记录,
果然近期得赏缭绫者仅有数人,武三思正在其中。武后目光扫过武三思,不语。
崔善为又道:“再者,埋蛊之处,泥土新旧有别。表面虽伪作旧土,但掘至半尺,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