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雨巷像被揉皱的灰蓝色宣纸,积水倒映着斑驳的霓虹,宛如破碎的梦境。
我踩着水花,推开"时光褶皱"工作室的木门,风铃发出细碎的呜咽,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操作台中央躺着个密封玻璃罐,里面漂浮着一团珍珠色的絮状物,那是今天的委托品。
这团看似普通的物质,却承载着一段被刻意模糊的记忆,等待着被修复。
"这次的记忆源来自一位中年女性。
"助手小夏推了推虹膜扫描眼镜,全息屏上立刻跳出委托人资料。
"林晚,37岁,知名珠宝设计师。
两周前因车祸导致短期记忆紊乱,尤其对7岁那年的暴雨夜产生严重认知障碍。
"她顿了顿,指尖在屏幕上划出一道裂痕,"但奇怪的是,原始记忆碎片呈现异常的灰化状态,像是被某种抑制剂强行覆盖过。
"我戴上神经接驳手套,将手掌覆在玻璃罐表面。
冰凉的触感中夹杂着细密的电流,当意识沉入记忆海洋的瞬间,无数光斑突然炸裂成刺目的白。
等视觉恢复时,我发现自己置身于老旧居民楼的走廊里。
霉味混着消毒水的气息扑面而来,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弹的是《致爱丽丝》,却总在第三节转调处卡顿,仿佛暗示着记忆中的不完整。
"囡囡,过来吃药了。
"穿碎花围裙的女人从厨房探出头,她左眼角有颗泪痣,笑起来时会皱成小团,显得格外温柔。
这时我才注意到,自己的手小得可怜,正紧紧攥着块沾着草莓酱的饼干。
女人转身时,橱柜上的相框晃了晃。
照片里,穿军装的男人抱着个婴儿,背景是1998年洪水赈灾晚会的横幅,那是一个充满动荡与未知的年代。
记忆突然泛起涟漪,画面像被丢进石子的湖面般扭曲。
等再次清晰时,暴雨已经倾盆而下。
七岁的林晚蜷缩在沙发角落,电视里循环播放着抗洪抢险的新闻,雪花点时不时吞掉主持人的脸,仿佛在掩盖某些真相。
女人蹲在她面前,膝盖上的补丁蹭过地毯,手里的玻璃杯盛着琥珀色的液体:"喝了这个,爸爸就会回来陪囡囡过生日。
"玻璃杯触碰到嘴唇的瞬间,窗外突然炸响惊雷。
我看见年幼的林晚浑身颤抖,目光死死盯着女人身后的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