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系学生柯阳有个特别的爱好——收集各种老式录像带。
在数字媒体泛滥的时代,这种复古的收藏癖好让他在同学中显得与众不同。
每周六,他都会去城郊的旧货市场淘货,那里常有上了年纪的摊主出售一些不知来历的老物件。
十月的最后一个周六,秋风裹挟着枯叶在市场中盘旋。
柯阳裹紧外套,在一个从未见过的老人摊位前停下。
老人佝偻着背,面前只摆着几件物品:一盏铜制煤油灯、一把生锈的钥匙,还有一盒没有任何标记的黑色录像带。
"这些怎么卖?
"柯阳蹲下身,拿起录像带仔细端详。
塑料外壳冰凉光滑,没有任何标签或文字,只在侧面贴着一张褪色的红色贴纸,上面潦草地写着"12.21"几个数字。
老人浑浊的眼睛盯着他,嘴角扯出一个古怪的微笑:"年轻人,有些东西不该被唤醒。
"柯阳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但好奇心驱使他继续追问:"这录像带里录的是什么?
""记忆。
"老人咳嗽几声,"活人的记忆,死人的记忆...谁知道呢。
五十块,它归你了。
"价格便宜得可疑,但柯阳还是掏钱买下了它。
当他接过录像带时,老人枯瘦的手指与他短暂接触,那种冰冷干燥的触感让他差点松手。
回到租住的公寓,柯阳立刻检查了录像机——这是他花了大价钱从二手市场淘来的专业设备,能播放各种制式的老式录像带。
他将新得的黑色录像带插入机器,按下播放键。
屏幕先是雪花点,接着跳出一段模糊的彩色画面。
画质很差,像是八十年代末的家用摄像机拍摄的。
画面中是一个普通的客厅,家具陈旧但整洁,一个中年女人正在摆放餐具。
"生日快乐,亲爱的。
"画外音是一个男人的声音,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录音失真。
镜头转向餐桌,上面摆着一个插着蜡烛的蛋糕。
三个孩子跑进画面,最大的女孩约莫十岁,两个小男孩看起来六七岁的样子。
他们围着餐桌欢呼,女人笑着点燃蜡烛。
柯阳皱眉,这看起来就是普通的家庭录像,毫无特别之处。
他正准备快进,突然注意到画面角落有什么东西移动了一下。
他立刻倒回去,放慢速度观看。
在客厅的阴影处,靠近楼梯的地方,有一团模糊的黑色影子。
它不像是由光线造成的自然阴影,更像是有实体的东西,正缓慢地沿着墙壁爬行。
当柯阳注意到它时,它似乎也注意到了柯阳——影子突然停住,转向镜头的方向。
柯阳的后颈汗毛倒竖。
这不可能,录像带是预先录制的,怎么可能对观看者有反应?
他强迫自己继续看下去。
录像中的家庭正在唱生日歌,但声音逐渐变得扭曲,音调拉长变形,最后成了某种令人毛骨悚然的***。
同时,画面开始出现干扰条纹,那些条纹中似乎隐藏着人脸,扭曲痛苦的人脸。
最年长的女孩突然停止唱歌,转头看向楼梯方向——正是黑影所在的位置。
她的表情从快乐变成了恐惧。
"妈妈...那里有东西..."女孩的声音颤抖着。
女人顺着女儿指的方向看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男人放下摄像机,画面剧烈晃动,然后"砰"的一声,像是摄像机被放在了桌上。
画面定格在餐桌一角,但声音还在继续——尖叫声、哭泣声、什么东西被拖拽的声音...最后,一切归于寂静。
画面突然切换,现在显示的是空荡荡的客厅。
家具翻倒,蛋糕散落一地,蜡烛仍在燃烧,但人都不见了。
镜头缓慢移动,扫过房间每个角落,仿佛在寻找什么。
当它转向楼梯时,柯阳看到楼梯顶端站着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只有轮廓,没有细节。
录像带到此结束,屏幕恢复雪花点。
柯阳坐在黑暗的房间里,额头渗出冷汗。
他告诉自己这只是某种前卫的艺术作品,或者是某个恐怖电影爱好者自制的伪纪录片。
但那种被注视的感觉挥之不去,特别是最后楼梯上的那个人影...他关掉设备,将录像带取出放在书桌上,决定明天带到学校请教授看看。
也许电影史专业的张教授能认出这是什么作品的片段。
那天晚上,柯阳做了个噩梦。
他站在录像带里那栋房子的客厅中,西周一片漆黑,只有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
他听到楼上有拖拽声,像是有什么重物被缓慢移动。
他想逃跑,但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拖拽声越来越近,从楼梯上下来...柯阳猛地惊醒,发现自己在尖叫。
窗外天刚蒙蒙亮,他浑身被冷汗浸透。
更可怕的是,他的手腕上有一圈淤青,像是被什么冰冷的东西紧紧抓握过。
"你看起来糟透了。
"第二天上午,柯阳的好友林雨在食堂见到他时这样说。
林雨是心理学系的研究生,对超自然现象有着学术性的兴趣。
柯阳把昨晚的经历告诉了她,但没有提及噩梦和手腕上的淤青——那太荒谬了,肯定是他自己睡觉时不小心压到的。
"听起来像是某种诅咒录像带。
"林雨半开玩笑地说,"你知道的,就像《午夜凶铃》里那种,看了就会死的录像带。
""别闹了,我是认真的。
"柯阳烦躁地搅动着咖啡,"那东西有种...不对劲的感觉。
"林雨收起笑容:"好吧,科学角度来说,某些图像和声音频率确实能对人的潜意识产生影响,导致幻觉或噩梦。
也许是录像带里隐藏了某种次声波或者闪光模式。
""那影子怎么解释?
它好像在看着我。
""可能是拍摄时的光学现象,加上你的大脑自动补全了恐怖细节。
"林雨思考了一下,"不如我们一起再看一次?
两个人看,更容易发现技术上的劣势。
"柯阳犹豫了。
他内心深处有个声音警告他不要再碰那盒录像带,但理性又告诉他林雨可能是对的——一切都有合理的解释。
下午,他们去了学校的媒体实验室,那里有更专业的播放和分析设备。
柯阳小心地将录像带放入机器,和林雨一起坐在屏幕前。
这次观看,柯阳注意到了更多细节。
录像带开头显示的时间是1989年12月21日——正是外壳上写的日期。
家庭成员的对话中提到"新家"和"搬来一周",说明这是他们刚入住不久。
在混乱发生前,柯阳还注意到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是一个小女孩站在湖边,但当他定睛看时,画中的女孩似乎转动了头部。
"停!
"林雨突然喊道,"倒回去十秒。
"柯阳照做。
画面回到男人放下摄像机的瞬间,在画面剧烈晃动前,有一帧极其短暂的画面——客厅的镜子里反射出的不是正在逃散的家庭成员,而是一群模糊的黑色人影围站在餐桌旁。
"这...这不可能..."林雨脸色苍白,"如果是后期制作的,那个年代的技术很难做到这么精细的帧插入。
"他们继续观看,当录像带播放到空荡荡的客厅时,林雨突然抓住柯阳的手臂:"你有没有觉得...这个镜头像是在引诱观看者进入房子?
就像..."她咽了口唾沫,"就像在邀请我们。
"柯阳感到一阵恶寒。
就在这时,画面突然变化了——雪花点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场景:他们现在所在的媒体实验室。
镜头缓缓移动,扫过设备,最后定格在柯阳和林雨坐的位置上。
屏幕里的柯阳转过头,首视着屏幕外的柯阳,嘴角慢慢上扬,露出一个绝非柯阳自己能做出的狰狞笑容。
现实中的柯阳和林雨同时尖叫起来。
林雨跳起来想关掉设备,但电视屏幕突然爆发出刺耳的噪音,画面中的"柯阳"开始爬出屏幕——先是一只手,苍白得不似活人,指甲发黑脱落...柯阳拔掉了电源。
屏幕瞬间变黑,实验室陷入死寂,只有两人急促的呼吸声。
"我们得...我们得查清楚这盘录像带的来源。
"林雨颤抖着说,努力保持冷静,"那个旧货市场的老人,还有录像里的家庭...这背后一定有解释。
"柯阳看着手中那盒普通的黑色录像带,现在它看起来如此邪恶。
12.21——不仅是录像日期,也是冬至,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
他突然明白了老人那句话的含义:有些东西不该被唤醒。
而现在,某种东西己经被他们唤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