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静书斋列诺!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此心安处是吾乡江南晓记

第三章 小记三

发表时间: 2025-01-17
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落在庭院之中,形成一片片金黄色的光斑。

我慵懒地躺在躺椅上,眯起眼睛晒着太阳。

一阵悠扬的音乐声从隔壁传来。

李二狗家的收音机正在播放一首熟悉的旋律。

那美妙的音符轻盈地飘过院墙,钻进了我的耳朵里。

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己经过去的那些或精彩、或黯淡的日子。

遥想五岁之前的生日场景,脑海中的画面难以清晰勾勒。

究竟是如何度过的呢?

绞尽脑汁也无法确切考证,仅存些许支离破碎的片段在记忆的角落里若隐若现。

或许,妈妈会精心烹制一桌丰盛可口的庆生菜肴。

又或许,爸爸会温柔地抚摸着我那张稚嫩而纯真的小脸蛋,轻声许下诺言——定会买下那个我心仪己久、却始终未能如愿拥有的漂亮布娃娃。

上了学后的生日,基本上是和成绩挂钩的,要想过的舒坦些,那至少成绩要漂亮些,如果是双百,如果是班级头牌,那会自己开心,家人开心,总之一片欢乐祥和,自信洒脱;但是,你知道的,一个硬币有两面,也有马失前蹄,面壁惆怅的经验,拉长的脸和拉长的身影,徘徊了好久才敢走进屋子,蛋糕是小的,蜡烛是刺眼的,跪搓板是必须的,如果表现好,诚恳总结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的原因,能少些时间跪那个冰冷坚硬的跪搓板,所以,每次我都会认真对待期末考试,虔诚的复习,彷佛看透红尘的佛家子弟,心无杂念的看着烂熟于心的资料。

上大学后的生日,一次是和同学在家里小聚,一桌的饭菜,好多人来庆祝,当然还有礼物;一次是和好朋友们简单的到外面吃了一顿;还有一次是在家象征性的许个愿,祈祷会有好的前程,好的未来。

毕业后的生日,因为一段缘故,有点凄惨,不想让很多人看到难过的自己,也许就如同曲子里唱的那样,“生日快乐,我对自己说,蜡烛点了,寂寞亮了……”,不愿再回首,再看到微弱的烛光下惨白的奶油,冷掉的蛋糕,形影相吊的自己。

以后的生日过的还算不错,工作步入轨道,生活趋于安定,结识的朋友也都对我很好,觥筹交错,光影摇曳,心情不错。

回忆本就是一种抵抗虚无的努力,想要从点滴、破碎中,从时间的流逝中,建构某种人生的连续体,达成意义。

在回忆里,对某一个阶段的某几个场景总是特别清晰,那画面似乎就是伸手可触,甚至还能闻到那个季节的气息。

那些记忆可能是一种气味,一种食物,一个声音,一首熟悉的旋律……都在细节里。

尤其年岁的增长,往往是某一件突发的小事,突然会被带回记忆里,接着就像水波涟漪一样思绪不断扩散开去。

想起了我曾未读完的一本书(纳博科夫自传体长篇小说《说吧,记忆》)中的开场白“一只摇篮荡在深渊之上,而常识告诉我们 我们的存在只不过是两个永恒长夜之间的一道短暂微光。

在纳博科夫的笔下,回忆仿佛蜕变后的蝴蝶一样,充满轻盈和欢快的意味,又像是万花筒里无数斑斓的印花碎片,颗粒度愈细精神体验愈丰满。

这是对纳博科夫“深渊”隐喻的理解:尽管现实的深渊深不可测,但只要我们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活着的,在摇篮里,就还有生命的希望。